第十二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2/4页





        这还是早年间比较简单的营销方法,到了后面的数字时代,网络媒体百花齐放,各种舆论领袖构建自己的粉丝群体,更为复杂的智能营销工具也应用到消费者分析中,准备期也相应拉长了。

        两人进了总裁办公室,穆言把手提电脑打开,屏幕挪过来对着郝仁。

        “这是我收集的主流手机产品的一些营销素材,有几个特点,一是在大曝光时期投入了费用的50%以上,具备官方身份的大媒体是塑造品牌形象优选载体,近五年的央视标王都有手机产品的身影;二是,网络媒体投放比重逐年上升,对于更为年轻的人群,是很好的培育摇篮;三,不同类型媒体各自为政的情况正在改变,整合各传播渠道成为企业更精准触达用户的办法。”

        “收集很详尽,归纳很到位,所以我们是要借鉴的意思吗?”

        “不,我们要反其道而行。”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穆言在媒体多年,深谙如何吸引读者兴趣,现在只不过是变成了吸引消费者注意,道理也是一样的道理。《纽约太阳报》19世纪70年代的编辑主任约翰·博加特解释新闻说过,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虽然新闻的主旨不应只有猎奇,但天生就应具有眼球属性。

        “如何反其道而行之。”

        “其实,第一点,手机品牌喜欢用官方大媒体来树立形象,和商场以低店租招募奢侈品来开店一样,手机借用的官媒的可信度,商城借用的是奢侈品的高端气质。我们也要借用,但是我们不要通过竞标黄金位的方式,挂上广告的名义,可信度还是会有影响,我们要让官方媒体以新闻的方式报道我们,而不是广告,投入少,收效更好。”

        “非常漂亮!但如何做到?”

        “你看这些国际手机品牌的广告背景,无一不是营造一种奢华的氛围,透露的信息是用我就看起来有钱。我希望我们的品牌不仅仅是一件商品,而是立意可能更深一些,沟通让世界相连,跨越城乡差距,跨越东西部差距,帮助更多人迎接时代。这也和我们避开一二线,主打三四线和广大农村的策略很贴切,而且我还想更凸现农村地区,一是人口更多,二是可以和新农村建设和农村信息化等大题材挂钩,新闻点很突出。”

        “果然做了很多功课。这是第一点,那第二点呢?”

        “第二点是网络媒体的兴起,让年轻人接触资讯的方式发生了变化,分享是网络最大的便利,我们可以制造热点,通过人们的社交属性来实现成倍的传播。”

        “我听说过这种策略,只不过很多是通过一些哗众取宠的方式,传播量很大,负面声音也很多。”

        “是的,所以我们需要好的切入点,既满足人们的兴趣点,又能引导正面传播。”

        “这个要好好分析一下,一定要谨慎。”

        “会的。”

        “第三点是什么?”

        “公司初创,费用有限,没有办法通过很多媒体去传递不同的产品利益,我们只能挑选一个,用大白话集中所有渠道传播,让用户一听难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