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弘庙布局
乌鸟炎听华姐这么一说,便开始对弘庙的采购布局进行设想。他说道:“确实弘庙估计是您这次招投标项目中采购量和采购金额最大的一项招投标项目,弘庙坐东面西,山门朝西开门,进山门后就是天王殿。殿內四大天王菩萨也是大殿的四根承力柱,顶天立地的四尊混凝土石雕像,披彩描金。” 乌鸟炎开始描述各殿的采购布置。
“那外面是否需要布置几对石狮子?” 华姐提问道。
“要的,这个石狮子的摆放和数量由您决定就可以了。” 乌鸟炎答道。
“那么按照常规还需要在天王殿中间线上摆放弥勒佛祖和韦陀菩萨的坐像。” 华姐提示到。
“这个不要,因为弘庙里面是并排的三大殿《药师殿》、《大雄宝殿》和《弥勒殿》。并且进口和出口在不同的两个方向,所以弥勒佛祖像放在《弥勒殿》,而韦陀菩萨像放在出口处的《韦陀殿》。” 乌鸟炎解释道。
“哦,好。我知道了,您继续说。” 华姐说道。
进门后穿过天王殿就是左右两边的两个偏殿,右手边是《道台府》、左手边是《土地庙》。《道台府》里面供奉的是上海道首任道台邵友廉。《土地庙》供奉的是此方土地公公和土地娘娘。山门和两个偏殿呈“h”型构造,向广场两边突出的两个长房型建筑物就是鼓楼和钟楼。
正面是并排三座大殿,依次是《药师殿》、《大雄宝殿》和《弥勒殿》。
《药师殿》供奉的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因为这个弘庙在当地也被广大善男信女传颂为药师佛的道场,所以到时候膜拜药师佛的善男信女肯定会很多。
《大雄宝殿》供奉的是如来佛祖。也只有这个殿堂的后门是通到后面第二进《罗汉堂》的。
《弥勒殿》供奉的是弥勒佛祖,弥勒佛代表着对于未知未来的期许和希望,所以三大殿的设计和布置要求尽可能的富丽堂皇,庄严大气。
从《大雄宝殿》后殿门出来是一个中式回廊建筑,能够看到第二进的《罗汉堂》。《罗汉堂》是一座坐南面北的狭长型殿堂,殿门向北开。设计按照《大雷音寺》主殿的布局,站在《罗汉堂》的殿门口向北看,就能看见巨大的仿民国风格的南京大饭店就像一樽巨大的古鼎,上面的三栋独立大楼就像插在古鼎上的三支高香。进门后看到的是铜胎镀金的五百罗汉像分两端排列,向里走到最南段是佛祖坐姿宝像,两边是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站姿像。
出《罗汉堂》后继续向东走是第三进院落。第三进院落按中轴线依次排开,中间是一条直通《韦陀殿》的大道,两边各有一排大殿依次为《地藏殿》、《观音殿》、《文殊殿》、《普贤殿》四大殿。四大殿的背面是大师傅们做佛事和管理的地方,包括《方丈室》、《戒律院》、《法堂》、《客堂》和《礼佛堂》。
然后就是中轴线上的《韦陀殿》。走进《韦陀殿》首先看到的是一座手持净瓶的站姿观音菩萨像,背面是韦陀菩萨像,出《韦陀殿》后就是寺庙出口处了。一道围墙把道观和寺庙隔开,沿着围墙左手转弯后便可以到达天津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