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节 必须是梦
(一)
“战术方面,我看了几场他们比较经典的战役纪要,发现一个有趣的规律。”关山先把自己的阶段性结论抛出来。
果然三个老革命都来了点兴趣。
“我发现啊,老毛子总喜欢在8月份左右玩一场大纵深撤退,看起来丢盔弃甲一败涂地,然后他的对手就会在屁股后面追杀,高歌猛进士气大振……”关山挠了挠头皮,说道:“但其实你要是说他是佯败,那也真不像……”
“你说的,是库图佐夫指挥的博罗季诺战役吧,伏龙芝教科书里有这个。”柳总插嘴问道。
“有有,有这一个。”关山连连点头,然后蹲下去在一卷地图里翻找,拿出一张挂到黑板上面。
三个老革命都站了起来走到地图前面看了起来。
“不像是俄语啊?”凌总疑惑地自言自语道。
“德语。”左总很肯定地指着地图右下角一个徽章说道:“柏林军官学校,克劳塞维茨当过校长的那个学校。”
“德**校,哦,站在第三方研究俄罗斯和法国这场战争的,那应该更客观一些。”凌总微微点着头。
“关山?你会德语?”柳总诧异地问了一句。
“不会。”关山笑着摇摇头,晃了晃手里的书说道:“已经翻译成俄语了,俄语和德语对照版本,好多地方请教了左老板的秘书。”
“这小子进步快得很!小汪给我说的,说他抱着本汉语俄语辞典磕磕绊绊居然也真的都啃下来了。”左总笑着讲给凌总和柳总听。
“不错不错!”柳总笑着竖起大拇指,柳总胡噜了一把关山的脑袋,笑道:“小伙子厉害啊!”
“哎哎哎!老柳,别碰他脑袋!”左总赶忙把柳总的手拿掉,瞪了他一眼。
凌总没理会他们,背着手凑近地图仔仔细细看着。
(二)
博罗季诺村在莫斯科以西125公里,莫斯科河支流科洛恰河畔,阵地正面宽度8公里左右,右翼紧靠河流,左翼则是难以通行的森林地形。
中央阵地是一处高地,后方是便于隐蔽配置军队的森林和灌木丛。
“正面以基础兵力顶住,为迂回部队争取时间……”凌总低声念叨着,他肯定明白关山啥个意思。
大纵深撤退诱敌深入,一路上拆毁要塞破坏建筑坚壁清野,尽可能地拉长敌人的后勤补给线,增大敌人的后勤消耗。
“毕竟对手是拿破仑,库图佐夫也就撑了十天左右而已。这一仗的时间是8月底9月初那个时候,入冬前夕。”左总和柳总也交流着,感慨着。
与凌总养伤顺便学习不同,他俩都是在伏龙芝接受系统军事教育的,从军事理论到军事史再到军事实践,所以他俩对这场战役的各种细节数据都非常熟悉,双方二十多万部队合计上千门大炮,在这个小村子对轰十天,法军死伤4万多,俄军死伤6万多。
俄军向后撤离,一把火烧了莫斯科。
9月14日拿破仑率军进城,看着烧了三天三夜的空城莫斯科,掘地三尺啥也没找到。
一个多月之后,拿破仑率军撤出莫斯科。
沿途向大军提供后勤保障的9座兵站,还有向前线提供物资运输的由5424辆马车2400辆牛车的26支运输队,大概有11万匹战马和20万头挽畜,此时正被化整为零的俄军小部队猎杀……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左总背着手轻声念叨着。
“未来干掉……的时候,
不能这么打……”凌总小声自演自已地嘀咕着,关山愣了一下,看向凌总,没再听到什么。
他说的那个发音,是JIANG?他校长?
“小关,你讲你的想法。”左总提醒道。
“好。”关山回过神来,晃晃手里的笔记本,说道:“我对照了好几种资料,都是说法军此时是强弩之末了,从法国出发时候60多万大军,打到莫斯科城下的时候应该只有一半左右了,而且这一次集结起来的10万,也已经是拼尽全力……”
“明白你意思了。”柳总微微皱了皱眉头,接着关山的话说道:“库图佐夫凑起来的部队,也就是11万多点,火炮方面法军500多门,俄军也就是凑起来了600多门而已,双方人员上火力上基本都是旗鼓相当,你的疑问是,俄军为啥凑不出来更多兵力火力了,是这个意思吗?”
关山用力点头,说道:“没错没错,我此前看俄罗斯和土耳其战争,冷兵器时代的不算啊,就从那次俄国单挑几乎整个欧洲支援土耳其的克里米亚战争吧,优势兵力集结并且运动到位的仗,反倒打不赢,-但是孤军困守的仗却打的英法毫无脾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