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峰回路转4-7-第2/4页



  刘秀一下心神大乱,刚还想着要给刘縯表白一番激励的话,现在只有了莫名慌乱,气愤道:“他们想走?这个时候……也太不仗义了吧?”

  “他们本来就是习惯了做山大王的生活,也怪不得他们,能给我们三天时间就不错了,只是时间很紧。”

  “啊……这……可怎么办?”

  刘縯淡然一笑:“没什么大不了,想做改天换地的人,就要能承受惊天动地的风浪。”

  刘縯的淡定让刘秀的慌乱顿时平静。

  两人正说着话,就见刘嘉和刘稷进来。

  刘嘉道:“伯升,我打听到了,‘下江兵’就在宜秋聚,离这里几十里地,听说他们头领王常是个英雄。”

  刘縯脸露喜色,连连道:“好,好。难怪他们不敢围城,也是怕下江兵来进攻。”原来送走王凤后,刘縯便派刘嘉打听附近的其他义军。没想到绿林军的‘下江兵’果真在这附近。刘縯心中大喜,忙起身道:“天不绝人,我们马上去找他们。”

  刚要出门,就见刘伯姬和李通过来。刘伯姬道:“大哥,我又做了一面旗帜,怕这两天要用,赶紧送过来。”

  刘縯看了李通一眼,李通忙将旗帜打开道:“我拿回了旧旗,想请伯姬补好,重振我们的士气。”

  众人见到新旗和旧旗,不禁精神一振。刘縯喜道:“好,你们想得周到。次元,你们把旗帜传遍全军,重新立起来,我们一定要重振旗鼓。”

  李通道:“好,我们一定要旗开得胜。”说完收起旗帜站到刘伯姬身边。

  刘伯姬见大哥把李通和自己扯在一起,脸上一红,白了李通一眼道:“你跟着我干嘛,自己去就行了。”

  李通脸色尴尬,不知所措。

  刘縯看着李通和刘伯姬的神情,不觉轻轻一笑。刘伯姬一直跟着自己长大,从小接触自己手下的江湖门客,早已学得豪放大气,现在突然见她露出点女儿情态,显得格外妩媚,不禁心中一动,心想为了大业把妹妹个人事情耽误了。

  刘縯对李通道:“次元,你和我同去。”又转头对刘稷道:“刘稷,你去负责旗帜的事,我们一定要重振士气。”

  7-6

  刘縯带着刘秀、刘嘉和李通直奔宜秋聚。路上刘縯询问刘嘉‘下江兵’的情况。刘嘉道:“我了解也不多,只知道是王常带的人马。王常是舞阳县村民,因为弟弟被人害死,他杀死仇人,亡命江湖,后来投奔了绿林军。听说这人很正派,也很有谋略,在绿林军中常打胜仗,所以很多人愿意跟随他。绿林军分兵转移时,他带了一队人马离开,他们前几日在上唐乡还打了一回胜仗。”

  刘縯一边听着刘嘉的讲解一边盘算着如何说服王常。不一会,便到了宜秋聚。几座青山交错相叠,围出一汪湖水,一簇簇水葫芦在湖面上随风浮荡,一群水鸟在湖中自由自在游动。刘縯心中叹服这真是一个好地方,湖光山色间,绝难想象这里深藏一支军队。

  几番曲折绕行,刘縯等人终于来到“下江兵”的营寨。营寨藏在山中,虽然并不隐蔽,但树木丛生,绿草丰茂,寻常人也不容易找到。

  刘縯见到王常,一番寒暄,刘縯直奔主题,“今日来拜会王将军,别无他意,就是希望能得到王将军相助,一起消灭王莽老贼的军队。”

  王常身材高大,一身粗布长袄,头戴方巾,面色和蔼。王常谨慎问道:“棘阳那边兵力怎样?”

  刘縯如实将双方情况讲了。

  王常听了刘縯之言,想了想道:“我王常久闻伯升的大名,也愿杀尽朝廷恶贼。只是我虽有杀敌之心,但我们将士不多,只怕对于将军作用也不大。”

  刘縯知道王常担心兵力悬殊,相助自己最终得不偿失,便道:“我刘伯升早闻王将军侠肝义胆用兵如神,岂是胆怯之人。”

  王常笑道:“你我俱是带兵之人,并非我们胆怯,不过凡作战定要为手下兄弟们谋划。”

  刘縯见他以手下兄弟性命为重,心中更加敬重,“说得好,我们身为义军,既当为兄弟们谋划,也当为天下百姓谋划。我刘伯升虽然只是一介武夫,又岂敢为了自己而让兄弟徒受生死之灾。我们起义,不是为自己起义,是要为天下受压迫的穷苦人起义。如今天下无道,我们就是要推翻新朝,光复汉室,重建太平世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