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和黄现状-第2/4页
不过就算如此,雷蕴荣到时候也不用担心李查德能够弄出什么幺蛾子,如果他太不听话的话就算是赶鸭子上架雷蕴荣也要让他滚蛋。
当雷蕴荣来到和黄会议室的时候,公司目前的三巨头韦理、李查德和马士民已经在坐了。
金门建筑和九龙建业整合进和记黄埔虽然是韦理在操作,但是对于整个公司来说也是一件大事。
所以李查德和马士民也都暂时放下手中的工作,全力配合韦理完成这件事情。
“韦理,现在工作到哪一步了?”
“boss,由于金门建筑和九龙建业都非常的配合,所以进度很快,再过一个星期左右就能完成。”
“这件事情可以不急,慢慢来,务必完美的完成这件事情。”
金门建筑和九龙建业都不是小公司,公司人员加起来都有几千人。
就单单资产整理就不是一件短时间能够完成的事情,更不要说整个公司的合并。
“不过这可能还有一个问题需要boss你来决断。”
“什么问题?”
“将海港工程合并进金门建筑会有很多员工在职位上重合,这可能需要进行裁员。”
“大概需要裁多少人?”
“三百多人!”
“这么多?”
“boss,海港工程和金门建筑的人数都不少,而且他们的主要市场方向也差不多,都是以基础设施建造为主。”
韦理虽然没将话说透,但雷蕴荣也明白他的意思。
海港工程之前也是辉煌过的,当时在香江也是数一数二的大型建筑公司。
但是随着和记黄埔的衰落,海港工程也跟着衰落,甚至衰落的速度更快。
而且海港工程是整个和记黄埔公司中问题最大的一个子公司,所欠的债务也是最多。
像这样的建筑公司,猫腻是最多的,同时也更方便上下其手,这懂的都懂。
所以海港工程也是雷蕴荣重点关注的地方,清理的人也是最多。
但是清理的大部分都是内部管理层,那些专业向的员工离开的倒不多。
所以现在海港工程和金门建筑合并,有些位置确实会人满为患。
“这些人就不要裁了,将他们调配到九龙建业,九龙建业目前缺人呢,将这些人调过去也算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好的boss。”
韦理迟疑了一会接着说道:
“boss,我这有个提议。”
“你说。”
“我觉得将青州英泥从九龙建业公司里面分离出来会比较好一点。”
“你的意思是将其置于和记黄埔集团其下?”
“没错,青州英泥的底子很好,如果有总公司的支持,那它的发现会更好一些。”
雷蕴荣没有说话,脑海中在思考韦理的这个建议。
青州英泥这家公司是雷蕴荣收购的第一家英资公司,只是当时它的规模不大,所以在当时造成的影响不像收购九龙仓时那么大。
青州英泥虽然在公司规模上排不上号,但是它却是整个香江的唯一水泥生产供应商,真正的具有垄断地位。
不过随着香江的发展越来越快,再加上当时青州英泥的掌舵人也没有用心地去经营,所以香江不得不从东南亚大量地进口水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