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水车-第2/3页





        大顺朝皇帝的做法很简单,目前只保证秧苗的存活率,并不大面积浇灌,等到水车制作出来,再大面积浇灌良田,这样虽然粮食产量上会有一定程度的折减,但却是最大程度的缓解了青州地区的干旱以及保最大程度保全秧苗。

        凌笙也同意这个做法,在大顺朝皇帝将招募匠人的皇榜发下去以及命令工部全力配合她制作水车的旨意颁下去之后便匆匆告辞了。

        水车的制作刻不容缓,之前是她低估了青州这次的大旱,以及低估了邓老头的顽固程度,直到几个月前,她才终于说服邓老头帮她制作水车。

        回到重华宫,凌笙立刻换上衣服出宫。

        有大顺朝皇帝的令牌,凌笙一路畅通无阻的出了皇宫。

        制作水车的工坊建在都城北部一座废弃的库房。

        一进工坊凌笙就匆匆朝库房中央走去,那里,老邓头正亲自监督100多名工人制作水车。

        一看到邓老头,她就迫不及待问道,“现在完成多少架水车了?”

        她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来这个工坊了,按照工坊制作的速度,这几天在制作出五架水车不成问题。

        邓老头脸上明显的喜色,捋了捋颚下花白的小胡子,“公主猜?”

        邓老头很少露出这个表情,凌笙眸色一喜,“难道不止制作出了五架?”

        邓老头与有荣焉的点了点头,“自然,公主再猜。”

        凌笙激动地抓住动邓老头的手,“六架?还是七架?”

        邓老头连连摇头。

        凌笙着急道,“邓老头,你就别卖关子了,赶紧告诉我。”

        邓老头看她实在着急了,这才满意地揭开谜底,“十架,公主。这几天咱们的人整整做出了十架水车。”

        凌笙激动道,“十架?!加上之前的30架,也就是说我们整整做出了40架水车。”

        邓老头眉目也是抑制不住的高兴,“没错。”

        青州大旱的事情他也听说了,有了这40架水车,青州大旱虽然不能立即解除,但缓解一部分地区的旱情应该能够做到。

        凌笙止不住的兴奋,“太好了,真是太好了,我就说邓老头你早些过来帮忙,若不然,我们早就做出这次青州大旱需要的水车了。”

        说起这个,邓老头也是一脸遗憾加羞愧,“都怪小老头我,差点误了公主的大事。”

        凌笙拍拍他的肩膀,“算了,也怪我判断失误,不过现在也还来得及,父皇已经下令,命令工部全力配合制作水车,明日工部侍郎便会带人过来,你安排人尽快帮那些人熟悉水车的制作过程。”

        水车的制作过程极其复杂,这也是他们这么长时间只制作出30架水车的原因。

        又和邓老头交代了一些细节,凌笙匆匆返回宫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