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渔船
鱼姐儿帮琴娘催吐找出了三年老壁虎这事,不到晚饭的功夫,整个大桃乡都知道了,乡里晚间无事,也没个耍子,家家户户都在各个老树底下消食。
这时候的树好些比人的年纪都大,春天那叫一个遮天蔽日。
有赌钱为生的闲汉手气接连臭了个把月,混在人堆里散心,听同乡提起老张家的祖宗如何如何显灵,又说琴娘送了半车农货给鱼姐儿诸如此类的话儿,眼珠子就滴溜溜转个不住,唬得张大伯当夜就另起草庐派了大桃去守夜他不是很放心把伺候祖宗这事儿交给张有金干了。
到了第二天,来找鱼姐儿看病的娘子就多了起来。
张知鱼让她们在外头排队,将脉案记录下来,要扎针的就在棚子里躺着,要吃药的就写了方子让她们带到保和堂去找闵大夫,闵大夫说行就照方吃药,至于这些娘子去不去抓药那完全是另一回事,她管不上了。
写方子废笔墨,幸好里正很会办事,怕张家觉得吃亏太多以后不肯来,便凑在一处一户出一文两文钱,买了笔墨纸张给鱼姐儿和张阿公使,用不完的便存着让他们明年再来花,还将老脸皱成咸菜,抹泪说“再穷不能穷大夫,只要张大夫往后也肯来,乡里砸锅卖铁也得凑几个笔墨钱出来给你们使。”
张阿公一眼就看穿里正的险恶用心,回头在几个孙女跟前三两句话就将功揽过,改头换面地套在自家头上,悠悠道“这老头儿字不识几个,鬼心眼子倒多,准是受了老张家青烟熏陶,不然不能忽然就学会攻心计去”
张知鱼忙着奋笔疾书,给逗得笔一歪就走岔了道,瞧着不成样子的纸,忙往外赶着老八哥,转身麻利地对外喊“下一个。”
这回进来的是个四五十岁的老妇人,进来见着鱼姐儿还没自己孙子大就有些迟疑。同来的姊妹就劝“来都来了,看看又不会掉块肉。”
好吧,杜老娘也觉着今儿还特特起早梳了个漂亮头,不能就这么两手空空地走了,遂一屁股坐在凳子上让她瞧。
张知鱼看她面色发白,手心和虎口都有老茧,唤了夏姐儿过来,说“你给大娘松松筋骨。”
夏姐儿思索一番,神色认真地看大姐“朝死了按”
杜老娘险从凳子上跳起来,立时就想打道回府,就听那头小张大夫对她妹妹道“你姐是大夫,怎你一开口倒像个土匪头子,你想回家让娘打几顿”
夏姐儿脸色都变了,忙说“大姐,我知道,不伤筋动骨的按摩嘛。”完了,将起身欲走的杜老娘抓过来,强买强卖地对着她的手用力按了几下。
杜老娘闭着眼感受了一会儿,忽然咧嘴一笑“点都不疼,小猴儿险把老娘吓回老家去”
夏姐儿力气没爹力气大,但在女娘中已经不算小了,经常能把李氏都锤得发痛,更别提一个体虚的老娘。
张知鱼见杜老娘面不改色,忍不住问“大娘是天生觉得不疼的还是摇多了橹才不疼的”
杜老娘哈哈大笑起来“小娘子也是个爱听白话耍的,说话儿这样好笑,谁家还能天生不怕疼虾米去线都得蹦几下”
想起自个儿亲爹石头都打不痛的样儿,张知鱼笑笑没说话,给她把了脉又问“手上没感觉有多少时日了”
杜老娘算了算“约莫得有六七年了。”
她原是和丈夫一起在河上打鱼卖的船娘,无论寒冬酷暑,春秋昼夜,都漂在水上,每日家得了鱼就往各大商船送去,只因杜老娘生得不好,也没人往歪处想。二十多年一直平安无事,直到六七年前,杜老娘正在湖上捕鱼,忽然手上就没了力气,差点被鱼拖到河里淹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