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节 唇枪舌剑与委任指挥



    临近中午时 天空中飘來一片片乌云 遮住了天空 几道闪电划空而过 接着 就听到了今年的第一声响雷 哗哗哗 雨下起來了

    淅淅沥沥的细雨 似轻烟笼罩着狼穴的树木和房子 雨点打在车棚顶上咚咚直响 打在玻璃窗上叭叭直响 雨点落在地上 溅起一朵朵水花 院子里军官们大呼小叫着奔跑 而站岗的士兵们像石像一般杵在暴风雨里 任凭雨水从钢盔上流下來 浇灌到早已湿透了的肩膀上

    李德深知一场更大的暴风雨在等待他 在沒看到传说中的虎豹坦克之前 他还对德国人的设计充满敬佩 指望着会有意外惊喜 可实地一看后不过尔尔:虎式坦克无非是把德国的88毫米炮搬到了车上 豹式坦克明显模仿了t34坦克

    搬也好 模仿也罢 简单实用也未尝不可 可他们弄得非常复杂 好像不搞烦琐哲学的话 不足以显示日尔曼人的水平似的 还有 苏联的新式坦克依靠柴油发动机 而德国坦克偏偏缺乏的就是这种强劲的发动机

    今年以來 在李德的强力督促下 施佩尔改组生产线 大幅度提高了德国的坦克产量 3型坦克纷纷改装成突击炮 4型坦克的短管炮换成了75毫米长管炮 足够与t34坦克抵挡一阵子

    尤其让他沾沾自喜的是俄国占领区已经被调动起來了:圣堡得堡基诺夫军工厂很快恢复了生产 不仅生产kv重型坦克和t34中型坦克 还成为柴油发动机的装配车间 每月交付1800台坦克专用柴油发动机

    同时 下维斯拉和沃尔霍夫水电站为俄国北方的军工厂提供了强大的电力 提赫文铝土矿和沃尔霍夫铝厂运行正常 第聂伯河的钢铁厂、顿巴斯的煤矿和哈尔夫坦克厂都满负荷生产

    五月份的产量统计表已装进了他的脑海里:德国用全欧洲的机床、能源、熟练工人和资源 生产了kv重型坦克990辆 t34中型坦克1550辆 德国4型坦克1700辆 3型突击炮相当于1941年全年的产量 达到令人震惊的2200辆 这些还不包括各种变型车

    由此看來 德国的坦克工业已经步入了正常轨道 研发新坦克已无多大必要 研发新发动机需要几年时间暂且不论 这些以吓人的虎豹命名的精密机器 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 等你测试好、成熟后转入量产 最快需要半年时间 不光要与现有坦克生产厂争夺原料和工人 而且敌人也沒那个耐心 等你研制出新坦克后再与你开战 对苏夏季攻势已箭在弦上

    他沒有估计到这些要项目时毕恭毕敬的企业家们一下子变成另一种模样 从屈卑驯服到盛气凌人 反差也太大了

    从试验场上來后 李德向企业家、陆军军官和在场的党政要员们发表了一通长篇宏论 为了说服他们 他先从很远的地方讲起

    李德脸上堆着笑 以近乎讨好的口吻说 德国的坦克生产不能离开德国坦克工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凡尔赛和约剥夺了德国拥有坦克等重武器的权利 德国人只能像做贼一样偷偷摸摸的搞坦克 直到希特勒上台 撕毁了一切限制德国军备的条约 才开始公开的生产坦克 可这时候 已经比世界各国整整晚了十年了

    “大家都记得吧 最初我们训练坦克时 只能把木板绑在卡车上模拟坦克作战 而在此时 别说英美法和苏联 就连意大利都拥有上千辆货真价实的坦克 ”李德想幽默一把 换來的是听众们死一般的缄默 他停顿了一下 继续喋喋不休:

    德国坦克工业脱胎于汽车 这也是德国坦克采用汽油发动机的原因 在短短几年内想设立坦克专用的发动机工厂 不管资源 技术 资金和时间上都來不及了 只能采取“拿來主义 ”把现有的汽车发动机搬到坦克上 比如大众公司创建的初衷是为德国的每个家庭制造“甲壳虫”汽车 可只生产了一年的汽车 战争就爆发了 结果转型开始生产坦克汽油发动机

    李德看到从奔驰公司跳槽的大众公司老总费迪南德?保时捷频频点头 他的儿子菲利?保时捷警惕地望着元首 年轻人反应就是快 他已经预感到不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