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朝臣之争
接连多日,明国公都在朝堂上极力要求玄瑾出兵琼南。
群臣虽有异议,却不敢与之相争。
除去部分中立的大臣,大祁的朝堂上分为两派,一派以丞相李疏为首,一派以明国公为尊。
琼南之战,李相仍未表态,因而不少大臣都觉得此事已是板上钉钉。
-
大祁边境有三国,分别是西陵、琼南与襄北。
玄瑾初登基时,是明国公挂帅领兵,攻破了西陵城。
顷刻间,歌舞升平的西陵城便被烽火狼烟弥漫,昔日的繁华皆付之一炬。
大火连绵三日不绝,直到天降暴雨而灭,电闪雷鸣之下,西陵恍若人间炼狱。
-
西陵灭国之后,如今只剩琼南与襄北两国隔着大祁遥遥相对。
襄北民风彪悍,多骏马良驹,国内有不少能征善战的猛将。
并且,襄北精于火器,武器装备精良。两国对峙,大祁并不能轻而易举取胜。
琼南与襄北则相差甚远。
琼南善农耕,多水田,民风淳朴,朝堂之上亦重文轻武。
明国公向玄瑾主张,先灭琼南,再平襄北,进而一统天下。
-
蒋太尉是最先站出来反对的,他对着玄瑾进言道。
“陛下,西陵一战劳民伤财太过,如今国库仍然空虚,应当继续养精蓄锐,不宜贸然出兵。”
明国公当即驳斥蒋太尉。
“西陵之战至今已四载有余,陛下此时若不乘胜追击,一举吞并其余两国,只怕将来二者联合多生事端。”
“琼南与襄北既不接壤,谈何联合。陛下若是出兵琼南,只怕惹得襄北惶恐,先一步对大祁发难。届时如若我军兵至琼南,襄北却突然来攻,大军压境,又当如何?”
蒋太尉据理力争。
“陛下,琼南国弱,只需调用四成兵力即可,臣愿亲自前往,为陛下攻下琼南。如若襄北趁机来犯,臣可收兵北上,从外围包抄敌军,决不让皇城有危。”
明国公自是不肯退让。
“琼南之于襄北,岂是千里之距。尚且不论路途遥远,国公的兵马几日才能增援。将士先在琼南厮杀,还未得以休养便要北上,连日奔波,怎会是襄北精兵的对手。”
蒋太尉原是戍边过的大将,琼南气候湿热而襄北气候苦寒,边境驻守的新兵尚且会水土不服,连连叫苦,更何况从琼南前往襄北,接续作战。
良将爱兵如爱子,蒋太尉莫过如是。
然而,明国公对亲子宠爱有加,骄纵至极,对手下的将士却是极为严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