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成为王氏后,继女清照上天了(三十八)-第2/3页



        坐在龙椅上的赵桓,神情越发不可测。

        又是几番拉扯,赵桓自以为做出了最大的让步,松口让种师道留在汴梁城,颐养天年。

        对,就是颐养天年。

        因为,赵桓解了种师道的兵权,又明令各地勤王之师尽快返回驻地,勿要在汴梁城外逗留。

        做完这一切,似是还不过瘾,赵桓又褫夺了李纲的丞相之位,将其改为河东北宣抚使,名为总兵,实际是将他排挤出朝,远离汴梁。嶠

        一句“惟辟作威,惟辟作福,大臣专权,浸不可长”抹杀了李纲在东京保卫战时的一切功劳。

        那些殚精竭虑,一腔热血,统帅兵士,换来的便是赵桓的那句大臣专权。

        大难方歇,赵桓已经忘记了,在东京汴梁城危在旦夕之际,是他自己张皇失措的将汴梁一应军务尽托付于李纲。

        李纲也并没有让人失望,坚守住了汴梁。

        虽说,自古以来便有过河拆桥上房抽梯子,但似赵桓这种翻脸的速度还是鲜少的。

        莫不是以为,完颜宗望撤回黄河以北,大宋便安然无恙了吗?

        时至今日,完颜宗望依旧是在等!嶠

        等金兵的西线军,拿下太原那根难啃的骨头。

        赵桓一意孤行,李纲还是离开了汴梁。

        离京那日,秦家大郎偷偷在汴梁城外为李纲送行。

        “可有悔?”

        “无悔!”

        “可有心寒?”

        “心寒,但血却热。”嶠

        短短的两句问答,犹如炸响在秦家大郎头顶的惊雷。

        难怪李夫人当年会问他,此心志,可会移。

        原来,自始至终,他都不够坚定纯粹。

        可,他又妥协的不够彻底。

        在这两者间,他挣扎,犹豫,让自己深陷泥潭无法脱足。

        他还能回头吗?

        若回头,等待他的彼岸又会是什么。嶠

        “左司谏,你有大才,这仕途你会比我,比种老将军走的更远。”

        “往后岁月,各自珍重。”

        “这山河,我们无力,不代表以后也无人可以收拾。”

        “请左司谏,心怀希望。”

        聪明人都是一点就透的,李纲自然也能看出秦家大郎的挣扎。

        心怀希望吗?

        总会后继有人收拾山河吗?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