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成为辛赞后,辛弃疾气吞万里壮志酬(二十五)-第2/3页



    她很乐意为辛弃疾解疑答惑。

    也愿意将她所知所想告知。

    是亲人,亦是师生。

    良久,辛弃疾回神“多谢祖父指点。”

    荪歌轻笑“应该的。”

    自己养的娃,不指点,难不成还要指指点点?

    荪歌把手搭着辛弃疾,径直下山。

    马车上,荪歌手肘支在车轩上,帷裳晃动。

    辛弃疾骑马,少年意气,鲜衣怒马。

    暮年与年少,不一样的是白发和乌发。

    一样的是,胸中的豪气。

    就像辛弃疾曾写下的词,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荪歌挑起帷裳,蓦地开口“你对你母亲所说的通房丫鬟的事,作何感想?”

    十五岁的少年郎,在她心中,尚且稚嫩。

    可架不住,旁人不这般想。

    历史上的辛弃疾,也是个潇洒风流之人,妻妾成群。

    能在酒醒后,为讨妻子欢心,写下千古醉乡来往路。知处。温柔东畔白云西。起向绿窗高处看。题遍。刘伶元自有贤妻。

    也能在依依惜别为烟花女子写下闻道绮陌东头,行人曾见,帘底纤纤月。旧恨春江流不断,新恨云山千叠。

    对此,她不做抨击。

    她读过书,也身临其境的经历过不同的时空,深知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不能用现在的标准去衡量去要求,不能脱离当时的社会现实。

    世情如此。

    有妻有妾,算不得污点。

    马背上的辛弃疾,身子一僵“祖父,孙儿尚且年少,不着急。”

    “是啊,还年少。”

    荪歌喟叹。

    “弃疾,祖父并不反对你红袖添香。”

    “可现在,终究是有些过早了。”

    辛弃疾耳朵红的似是要滴血,忙不迭道“祖父说的是,孙儿并无此意。”

    “只是……”

    荪歌摆摆手“你母亲那里,祖父会让你父亲去解决。”

    因她在时时督促辛文郁,大夫按时诊脉,辛文郁并没有英年早逝。

    其妻孙氏,自然也就没郁结于心,撒手人寰。

    此间的辛弃疾,有一个美满的家庭。

    祖父英明睿智,父母恩爱。

    嗯,她绝不是在夸自己。

    “多谢祖父。”

    辛弃疾轻甩缰绳,马儿又快了不少。

    回到府中,辛弃疾稍作休整,就启程前往燕京。

    辛文郁忧心忡忡,孙氏更是哭成了个泪人。

    荪歌反倒是最淡定的人。

    “慌什么?”

    她明面上还是金廷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官员,领的一份俸禄。

    辛弃疾是她年少成名,前途无量的孙儿。

    这简直就是如鱼得水。

    哪怕世道不太平,她仍旧是希望辛弃疾能出去走走的。

    不只是燕京,还有大江南北。

    纸上得来终觉浅,亲眼看亲耳听,才能最真切的感知这个世界的黑白善恶,知晓普通百姓的挣扎苦难,清楚这世上的阴暗不平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