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成为吴贤妃后,景泰帝开发了新人设(三)-第2/2页



  担当。

  他在郕王身上看到了担当二字。

  实属难得。

  都说大浪淘金,危难关头方显本色。

  倒也省了他苦劝。

  于谦的心头浮现淡淡的赞许。

  “臣认同郕王殿下所言。”

  “绝不可迁都。”

  “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

  “再言南迁者,当斩。”

  于谦的语气少了商量温和,多了杀伐果断。

  徐有贞想到自己私底下偷偷摸摸做的事情,颇有些心虚,也不敢再竭力反驳。

  再言南迁者,当斩?

  于谦,还真是敢说啊!

  “可不南迁的话,瓦剌挥军京师,这仗怎么打?”

  文华殿殿内,此起彼伏的反对声。

  土木堡大败后,头顶的乌云一层就一层,压的人喘不过气,也看不到半分希望。

  “留的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啊。”

  “南迁,方为上策。”

  官员们,各执一词。

  孙太后也满是犹豫,不知该作何选择。

  如今的困局,也是让她束手无策。

  加之朱祁镇被困瓦剌,她更是心急如焚,很难平静下来做理智的选择。

  就在争执不下时,早已年迈的礼部尚书胡濙开口了“文皇把陵墓安排在这里,就是向子孙表示绝不再迁都之志。”

  “子孙焉能弃祖宗,奔其他。”

  “老臣,不同意南迁。”

  史书上,胡濙本身也是个奇迹。

  历仕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天顺六朝,还得了善忠的。

  也是宣宗朱祁镇临终前的托孤五大臣之一。

  到如今,硕果仅存。

  朱祁镇登基后三杨陆续病逝,而英国公张辅也在不久前战死在土木堡。

  胡濙的分量可见一般。

  胡濙开口,文华殿内提议南迁者士气再一次被压制。

  孙太后揉揉鬓角,想起了钱皇后哭的通红的眼睛,疲惫的叹息一声“哀家想知道。”

  “南迁,陛下怎么办?”

  “坚守京师,陛下又怎么办?”

  这才是她最关心的事情。

  她的皇儿二十余年没有吃过半点苦头,如今却要在那风沙肆虐之地做阶下囚。

  前一刻还在争执的官员,沉默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