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 冤家宜解不宜结-第2/4页





    如果说刚才张良还对贾琏恨之入骨的话,现在就是感激了。

    的确如贾琏所说,如果平安洲将来发生战事要用到粮仓的陈粮,就算今日贾琏不来,那明日、后日,还是会有其他人。

    可是等那个时候战事吃紧,来人不管是谁,不管看在谁的面子上,只要不想揽祸上身,都是不敢出面的。而等那个时候再爆发出来,可真就是死罪难免了。

    而现在虽说银子送上去了,但现在送上去的名头可是说的帮皇帝处理陈粮,动机立场不一样,这是功劳。

    戴权获赏,他怎么也能混上一口汤喝喝。毕竟怎么说他都是粮仓的负责人,戴权常年在宫中,早些国库那般空虚的时候都没开口,这时候若猛的将功劳揽在自己身上,只怕是祸不是福。

    所以这次功劳,张良是肯定也能分上一半的。

    而贾琏意味深长的目光,在张良看来更是默认这一切的意思。

    心里对贾琏感激无以复加,这次是真的诚心实意的带着小圆子狠狠磕了几个响头,以示谢意。

    心里存着侥幸和雀跃,心甘情愿的将贾琏一行人送走。

    回京途中,贾琏一行十来人在官道上跑马,带着几分愤愤不平,庄贤忍了忍,终究开了口。

    “大人,难道我们这的就这样放过他们吗?”

    不管是戴权在的时候,还是后来跟张良说的话,庄贤心中都对贾琏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初见时觉得贾琏年纪轻轻就当上了盐部右侍郎,原本还以为不管是个靠着家族蒙荫买的官儿,不曾想几个月下来。自己这群在别的部门被人排挤或者嘲弄的人,竟然一起完成了那么多的事儿,当真是让人过瘾。

    所以他心里是敬重贾琏的。

    不管是整治大街上的卫生,将原本的流动按照贩卖物品分类安排在不同区域,还是建立卫生考量制度,这一切庄贤都是信服的。

    在他们看来,能够想出这么多为国为民的事儿的人,必然也是刚正不阿的人!

    但刚才贾琏的所作所为,简直就是颠覆了他的三观!

    自己崇拜敬重的大人,竟然做出这种官官相护的戏码。

    要不是贾琏最后提议让张良和戴权将银子送回去,估计当场他就要炸毛了。

    毕竟初入仕途,心里熊熊燃烧的那颗火热的心还在。

    贾琏虽然不明白庄贤心中所想,但他从前在林如海做出一系列手段的时候,也是有过这种表情的。

    所以大致能猜到几分庄贤的意思,贾琏莞尔一笑。

    “在你看来,你觉得张良罪该万死吗?”

    根据贾琏的调查,张良所犯的罪是职务侵占罪。

    没有杀人放火,没有拐卖人口。

    可是在这个朝代,偏偏欺君之罪就是诛灭九族。

    虽然一般都不会有这么重的刑罚,但死罪是逃不掉的。

    如果放在平时,没有戴权的话,贾琏也许就公事公办了。

    毕竟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也没有什么好值得同情的。

    可是现在戴权出面了,这个人往后不会下大狱、不会伏法,他若是再纠缠不清,就是不知趣了。

    也许贾琏换一种做法,张良一干人等的确是会被杀头,可是他们死了对贾琏有什么好处?

    一点好处都没有。

    粮食已经卖了,到时候财产充公,都是皇帝腰包的银子。

    而贾琏却是还要被戴权记恨。

    被太监记恨,这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所以只是一句话的事儿,却是可以换来一个,不,是两个莫大的人情,将来若果真出事儿,他也不至于孤军奋战。

    所以这种吃不不讨好的事情,贾琏是不会做的。

    这是成长。

    现在的庄贤就是从前的贾琏,甚至比初来乍到的贾琏还多了几分血性。

    毕竟年轻,从骨子里就年轻。

    但不至于罪该万死,他还是知道的。

    所以有些迟疑的摇头,庄贤想了想,依旧眉头紧锁。

    “可是就算如此,他们的确是贪赃枉法了,大人让戴公公这样去告诉皇上,岂不是也犯了欺君之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