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不容易-第4/5页
“你们大队的果园有多大,产量大概多少?”
万市造船厂有底子,但也富不到哪去,但是今年不一样,有了其他的拨款。
主任想了,叫了个小干事进来,叫他取几个果子给段工送去。
如果段工喜欢,那就考虑把这个大队的果子都包下来。
主人又问了几问题,齐祯都对答如流,这次的柑橘销售如何,后续影响很大,他很早就开始准备了。
林勉重正好和段零两人在聊天,商量着两人的积分加起来有多少,够换哪一样科技。
看到干事送来的柑橘,林勉重就知道是齐祯到了,顺嘴跟段零提了下。
段零拿起一个,顺手拍了个鉴定,略有些诧异,评价不低呢。
林勉重也扔了一个鉴定,跟段零鉴定出来的差不多。
“这果子确实好,难怪齐祯不愿意卖给收购站了。”
“怎么说?”段零有些疑惑。
相比林勉重,段零对国内的情况并不是特别的了解,只知道当前的条件很艰苦,研究人员也不例外。
林勉重说了下当前的模式,大队的出产基本都是卖给收购站的。
粮食鱼蛋等是全国统一价,但水果等一些少见的副食品就少,一般地方定价。
价格不高,一斤收购价两三分钱都有的。
段零知道国内不容易,目前是计划经济,并未对此做出评价。
“如果采购办正好有采购计划,那就采购一批吧。”
林勉重点头:“我去跟齐祯聊聊。”
造船厂其实效益也不好,目前做的主要是渔船,但因为段零来这里前拿出了图纸,所以才有拨款。
研究重要,但提高造船厂的效益也很重要,这样才能投入更多的研发资金,全靠国家太难了。
林勉重拿了一个柑橘边走边剥,味道确实很好,如果他们果园产出多的话,他倒是可以帮忙牵个线。
齐祯和林勉重谈了不少,说起了大队的规划。
在不影响种植的任务的情况下,尽量地发展副业,提高社员们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造船厂的单子签得很顺利,但只要三千斤,关于运输的问题,只能通过火车托运到万市,由造船厂自己派人拉回去。
此外,采购办主任提议齐祯可以联系机械厂和万市的纺织厂,都是效益高的厂,应该舍得采购水果。
齐祯当然有联系,但这两家都没回复,他准备再跑一趟。
如果不行,他再联系自己在海市的姑姑,但说真的,他宁愿不走到这一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