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峨冠正笏立谈丛-第3/4页
“大哥,阿昭,沈舞,你们在楼上说什么?”
修看了灸舞一眼,接收到对方的微微颔首后,他沉声道:“我们在讨论去熹阳宫救少帝的事。”
大家坐不住了:“我们也要一起去!”
“不行,你们不能去。”灸舞一口回绝,“否则董卓就能直接给你们定造反的罪名,处决你们。就我和阿昭两个人去。”
反对声骤起:
“就你们两个人去,太危险了吧!”
“就是啊,难道我们只能坐在家里,什么都做不了吗?”
“刘兄,至少让大家前去熹阳宫外接应吧。”
没想到,这一次,修却不容任何商量:“听沈舞的,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你们所有人都不许去,我也不会去。”
众人不明,为什么大哥好像很听沈舞指挥的样子?不过,大哥都这么说了,他们也只好按兵不动。
第二天,熹阳宫内。
朝会上,董卓刚刚把他迁都长安的决定再次提出来,杨彪就向前一步:“因为王莽的叛乱,长安的宫殿都被烧毁,已经变得残破零落不堪。百姓在洛阳安居乐业了这么久,如今无故就要抛弃皇室的宫殿陵园,到荒芜之地去,如此伤及国家根本,恐怕会惊动百姓啊。况且天下要动荡很容易,安定下来却很难,还请丞相三思!”
董卓阴冷道:“长安是多么物产丰富的地方,宫殿要重新建,还不容易?”
杨彪大义凛然道:“百姓一定会骚动不宁,还请丞相顾及他们!”
“本丞相是在为天下大事考虑,怎么可能有空管那些小小的百姓!”董卓心下烦躁,杀心已起:“杨彪,你是想阻挠本丞相的为国大计了?来人啊,把杨彪下狱,午时问斩——”
杨修正暗暗焦急,想着怎么渡过此难,殿门口忽然传来一声呼喊:“且慢!丞相,此事不妥!”
杨修转头看去,更急了:“阿昭,你来做什么!”
墨月目光泰然,微微昂首,大步走向大殿中央。董卓愣了一瞬,马上喝问道:“杨昭,谁许你来的?”
墨月拱手道:“丞相稍安勿躁。下官听闻丞相坚持迁都,为此事竟公然要在大殿之上使忠良蒙冤,于公于私都要前来对丞相说几句话。丞相作为百官的表率,广纳谏言,自然会允许下官把话说完的,对吧?”
董卓暗自咬牙:“那是当然的了,毕竟我是史上最伟大的丞相啊。”
“弘农杨氏,四世三公,海内所瞻。先祖杨敞、杨恽身居高位,仗义疏财;先祖杨震,身为帝师,素有‘关西孔子’之名;先祖杨秉、杨赐,皆官至太尉,德业相继;父亲为官清廉正直,为汉室呕心沥血。若是丞相不分青红皂白,执意处死父亲,必然引得朝野上下动荡不安,危及国本!”
她将赫赫先祖历数,意在警告董卓,弘农杨氏的根基之深厚、声望之盛大。从汉代的四世三公,到唐朝的“十一宰相”世家,弘农杨氏几经沉浮而经久不衰,皆因杨震早已在所有族人的血液里刻下了八字: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