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根本分歧(六)-第2/5页





        莫里循当即表示,“与英国的贸易应该会受到很大影响。我建议对英国方面的大宗商品贸易有所准备。与之相对的,可以考虑与美国在大宗商品上的合作。我们考虑之后,认为能够谈判的大概只有椰子了。”

        外贸局局长听到这个,不禁苦笑。中国对外贸易,几百年来的大宗商品也就是那几样。茶叶、丝绸,后来又加上了桐油、猪鬃。而最近几十年,从外国进口的工业品种类大增,从入超变了出超。

        美国本土距离中国十分遥远,距离较近的是殖民地菲律宾。菲律宾这地方能够真正不受限制的大量贸易品,找来找去,居然只有椰子。

        庄嘉雄接过报告看了看,有些欣慰的赞道:“这是好东西啊!能有多大贸易量?”

        商贸厅厅长冯乔年叹道:“如果十分顺利的话,1年或许能贸易上百万吨?”

        庄嘉雄甚至有些眉开眼笑了,“这种贸易是民用品与工业品混合,1百万吨,工业厅1定能充分消化。”

        然而好消息却只有这么点,4人交流1番,都接受了东北产业链布局在当下已经到了极限的结论。

        这个就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中国地理位置决定了,除非中国能够快速恢复优势技术,以独特优势产品进行销售,否则就会面对1个缺乏来料加工的局面。欧洲很多国家国土、人口远不如中国的国家,却能在整个环北大西洋产业区获得1席之地,靠的就是来料加工以维持产业链。

        英国不太可能把钢铁运到中国,再从中国进口钢铁制品,欧美其他国家也1样。这也决定了中国的产业布局与欧美国家大不相同。

        该如何应对这样的局面,4人都觉得思路受困,压力很大。商贸厅厅长冯乔年甚至笑道:“若是说现在咱们有什么工业品是欧洲需要的,或许只有战斗机。只是战斗机应该是没办法卖的。”

        听到战斗机这种工业品成了被关注的对象,庄嘉雄与莫里循等人不免感叹。这种军事装备的确是中国当下屈指可数的技术优势下的产品,哪怕只是在最近几个月内才因为战争而被关注,就已经有些国家关注,甚至试探着能否购买。

        中国什么时候才能在相当1部分工业领域中相当拥有这样的优势呢?

        虽然讨论结果并不令人满意,当下东北的经济布局以及经济规模不可能获得真正的突破。但是庄嘉雄却觉得自己心中的观点被再次强化了,他做了个总结,“如果想扩大工业分工,必须先击败日本。只要统1中国,在中国本身就可以容纳十倍于东北的产业。那时候我们中国的工业也能成为主导西太平洋贸易的1个重要因素。”

        <>:。,<欢迎下&载app免~费阅读。

        其他人也觉得别无他法,便起身告辞。

        美国商人很快接到了椰子生意,这玩意在菲律宾遍地都是,所以在菲律宾殖民地也没引发什么特别的反响。而且东北把价格压的非常低,1副‘爱卖卖,不卖滚’的模样。所以只有几艘货轮以尽快速度收集椰子,往中国运。

        不过以美国商人有钱不赚王8蛋的态度,商人也没觉得遭到了压价。毕竟几十年前,美国商人越过太平洋往中国南方贩卖冰块,美国商人照样干了。和冰块相比,椰子的运输难度可小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