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变-第4/5页





        民心所向,自古以来胜算更高。

        眼见太子式微,胤禛再次找了上来,提议两人合作,先除去胤禩。

        闲人一个的他怎会同意,争来争去有什么用,只要皇阿玛在位一日,都别想蹦跶起来,他不就是最好的例子。

        无论外人怎么说,他都不在意,办好手里的事,熬着吧。

        按照宁昭从前透露出的口风,皇阿玛至少还有好几年,即使争抢左右还不过是太子,强盛或者式微有啥区别。

        这一点上宁昭真的误导了胤礽,毕竟时间在流逝,很多的事未必不会发生改变,但也算误打误撞,安分守己至少不会惹来忌惮。

        无关痛痒的轻视又有何妨,没到最后一刻,都只是皇子而已。

        四爷回府后又去了福晋的正院,看了一会儿小儿子,非常开心。

        要知道这个孩子日后对他登基帝位起了大作用,可不得好好照料。

        等奶娘将孩子带下去,才说出了这件事,乌拉那拉氏隐藏了太子早该被废掉的事情,胡诌了一个由头,包括钮祜禄氏。

        无论如何,大体的没有改变,那么胤禛登基的事也定然会如愿以偿。

        说多了,心里的那点不确定的苗头被压下,真的就以为事情会按照她所想象的发展。

        没有那些年的沉淀,陷入其中就没法跳出来,站在客观的角度看待,过早的暴露只会适得其反。

        康熙的手里已经搜集到很多的证据,到头来才发现,胤礽才是最守规矩的,真是可笑。

        储君没有争夺之心,其他的儿子反倒处心积虑,明明个个优秀,但真正细细思量,大清的江山竟然没有人可以托付。

        这些年他的心思都放在前头的儿子身上,斗来斗去落成了这么个结果。

        后面的孩子既没有优势,也没有成长的时间,他的身子估计脱不了太久。

        这让他日后在地下,有何颜面去见爱新觉罗的列祖列宗,想到这里,不禁老泪纵横。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有人进献了金丹,康熙很快就恢复了从前的状态。

        有了时间和经历,康熙的注意力逐渐移至十后面的小阿哥身上,试图培养出一个能接担子的帝位人选。

        这些想法无人得知,原本以为康熙撑不了太久,没成想大半年过去,啥事也没有,身体倍儿棒。

        那他们辛辛苦苦的准备不全成一场空,失落的氛围弥漫在几位皇子府里。

        十月,康熙命皇十四子胤禵为抚远大将军,进军青海。

        虽然面容被毁,反倒促进了其沉淀练习,不久后的大将军王将更加耀眼夺目,不负盛名。

        十四爷被重用,八爷一党当然高兴,也完全不需要防备,毕竟胤禵没有登位的可能,反倒是他们的助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