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某有一事相求
长孙无垢哑然失笑:“夫君,妾身当然不会这样想,可实在是不明白文武他为何要这样选择。”
“也许,这就是他的本意吧?有些人生来便是一只雄鹰,绝不会甘于被困于牢笼之中。”
“可能征战天下,创下不世的功劳,就是文武他的愿望吧。”
长孙无垢深吸一口气:“妾身明白了,既然如此,那夫君您打算怎么做呢?”
“玉不琢,不成器。等我……等是时候了,就派他去知节军中吧。我相信,知节他一定会给文武一个终生难忘的回忆的。”
长孙无垢捂嘴笑了起来:“妾身也很期待届时那孩子脸上的表情呢。”
这时有下人禀报:“禀报太子殿下,太子舍人褚亮褚大人求见。”
“快快有请。”
褚亮是经历了南陈、隋唐的老臣,在李世民被封为太子后,成为了太子舍人这一十分重要的官职。
“褚亮见过太子殿下。”
“褚大人毋须客气,看你这慌慌张张的样子,可是出了什么事?”
能让褚亮都感到惊慌的事情,那一定不是小事啊。
“启禀太子,王府外聚集了数千长安军民,他们,他们……”
“哦?他们怎么了?”
“他们一致请求,太子您接收禅让,早日登基称帝呢。您看。”
接过了这封七拼八凑才弄出来的劝进表,李世民越看越发的面无表情。
“褚大人,劳烦你走一趟,告诉这些热心的百姓,本宫才疏学浅,万万不敢担此重任。”
“太子,这可不仅仅是几千人的想法,他们可是代表了整个长安士子百姓的呼声啊。”
“呵呵,越是如此,本宫就越发觉得惶恐,如果以后不能将我大唐治理好,岂不是枉费了他们的一番苦心?”
“是,臣明白了,这就去驱散他们。”
“有劳褚大人了,对待这些百姓一定要多加礼遇。哦对了,请替我感谢他们的爱戴。”
“喏。”
……
此时在秦王府门外,已经聚集了快
(本章未完,请翻页)
有一万人了。
说是府,可秦王府却建有城墙和城壕,宛如一座城中之城一般。
近万人几乎将整个羲和坊大道挤得是水泄不通,就连这里的坊民在最后都加入了队伍。
当然了,也不可能都是来劝进的,很多人只是来看热闹,不过即便如此,声势也是极为浩大。
“我们要求太子马上登基称帝!”
“没错,只有太子才能治理好大唐!”
“某愿为太子效死!”
褚亮在重重保护之下,出现在了王府的城墙上,老头儿虽然已经六十多岁了,可保养的不错,中气很足。
“诸位,诸位。在下太子舍人,太子殿下已经知晓了百姓们的呼声,并且十分感动,命在下在这里谢谢诸位了。”
说着,褚亮来了个罗圈揖,顿时引起了阵阵欢呼之声。
“那太子什么时候能登基啊,我们都等不及了!你们说对不对?”
“对,太对了!”
“太子不登基,我大唐有如万古长夜!”
“唯有太子才能救大唐!”
“诸位请静一静,静一静啊!虽然十分感激诸位的好意,可太子自认才疏学浅,惟恐辜负了大家的好意,只能说一声抱歉了。”
唐代版的十动然拒出炉了。
王府门前的人群又高呼了几次口号,然后才在褚亮的劝说下,渐渐散去了——当然,主要也是因为付钱的人让他们做到这种地步就可以了。
每人十个开元通宝,在秦王府门前站上一个时辰就可以——这种好事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啊,自然是从者如云。
那几个领头的自然不能是一样的加钱,反正到了最后席大虫是将所有的钱花的干干净净,一个钱都没剩下,忠实的履行了和李文武之间的约定。
午时,李文武带着高酋和高手再次出现在了集贤坊,而席大虫也早就等候在了那里。
“这是我们说好的,三十贯钱。另外你这次办的十分妥当,于是又给你加了二十贯钱,作为奖赏。”
席大虫抱拳道:“多谢小王爷!”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不用谢,这是你应得的。嗯?你知道我是谁?”
为了保密,李文武可没透露过自己的身份,没想到此时却被席大虫给认了出来。
“不瞒小王爷,其实您昨天才一出现,某就已经认出来您了。虽然您自己不知道,可是您在长安城中,那几乎已经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了。”
“哦?我还有这么高的声誉呢?那有没有人在背后骂本王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