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杖责五十



李世民诧异的看了李文武一眼:“请尉迟将军入内。”

铁塔似的尉迟敬德大踏步的走来:“见过王爷,王妃,小王爷。”

“尉迟将军毋须多礼,你手上拿的是什么?”

“王爷请看,这是太子给卑职送来的一封信,一起送到的还有一车的金银珠宝。”

“还有这样的事?”很好的掩饰住了内心的惊讶,李世民接过信看了一眼,脸色一下子变得十分精彩。

“王爷,上门说的什么?”

“尉迟将军难道没打开吗?”

“嘿嘿,王爷您知道,俺是个粗人,根本不识字啊。”

“哈哈,你啊,坐下说话。这信里说的大概意思就是‘希望得到您的屈驾眷顾,以便加深我们之间的布衣之交’。”

李文武笑道:“父王您看,太子这信写的都有点卑躬屈膝,以此就能看出来他内心之中有多畏惧父王您呢。”

抖了抖手中的信,李世民笑道:“尉迟啊,这封信你打算怎么办?”

“王爷,俺一个粗人,也不会说什么文绉绉的话,只是想回他一句:滚你的臭鸭蛋去吧!”

“哈哈,尉迟叔叔,你这样虽然痛快了,可气不到太子啊。”

“哦?小王爷有何高见呢?”

“尉迟叔叔,如果您信得过儿子,就把回信的事情交给儿子吧。”

“这个自然,拿去。”

尉迟恭痛快的答应了,李世民将信交给李文武,就见他拿起毛笔,饱蘸笔墨,挥毫泼墨了一番。

“尉迟叔叔,你把这信送回去吧。保证能把太子给气个半死。”

李世民和长孙无垢眼见着李文武写下的东西,不由得大为愕然,过了许久这才捧腹大笑起来。

“你这孩子啊,真是不知道你的脑子是怎么想的?难道你想活活气死他不成?”

……

“殿下,这是尉迟恭给您的回信。”

“哦?那礼物他收下了吗?”

“回太子的话,没有。”

挥退了下人,李建成一边拆信一边不满地说道:“哼,本宫就知道这尉迟恭是个敬酒不吃吃罚酒的蠢

(本章未完,请翻页)

材。我……”

当他看清了回信上写的什么的时候,先是一愣,随即两条眉毛都拧到了一起,然后整张脸都涨的通红,将信纸团了团用力掷了出去:“尉迟匹夫,安敢如此辱我?”

王珪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连忙劝慰道:“太子息怒,切不可为了一介匹夫气伤了身子啊。”

说着,他捡起了书信一看,一股浓浓的嘲讽味道扑面而来,冲的他顿时眼前一黑。

尉迟恭的回复只有一个字:“哦。”

区区一个字,却极尽嘲讽之能事,接受王珪这样稳重的人居然也突然升起了一股恨不得将尉迟恭千刀万剐的冲动来。

“来人,来人。”

听到太子传唤,东宫卫士迅速赶来:“太子殿下。”

“派人去尉迟恭的家里,将这匹夫的头颅带来给我。现在,立刻,马上!”

“喏。”

眼见着李建成已经陷入了半疯的境地,总算还有一点理智的王珪连忙劝道:“殿下,万万不可啊。那尉迟恭是左二副护军,您这样做可是下下之策。”

“如果真的这样做了,那朝中大臣岂不是人人自危?”

平心而论,王珪说的是非常有道理的,汉朝时期对付政敌的方法拿到大唐来已经十分的不合时宜了。

别说大臣了,就连李渊到时候也会感到危险的。

可盛怒的李建成怎么可能听得进去这些:“王珪老匹夫,难道你就眼见着这尉迟恭如此羞辱本宫而无动于衷吗?”

“本宫养你这样的废物有何用?滚,给本宫滚!”

王珪见自己的忠诚却只换来了羞辱,气的扭头就走。

当夜,东宫卫士就按着李建成的吩咐,闯入了尉迟恭的家中。

等来到他卧房外的时候,却见他也不管初春的寒气,门窗大开,犹自酣睡不起。

领头的卫士头子犹豫再三,最终还是没敢闯入房间中——尉迟恭等天策府大将都是当世有名的名将,摆出了这副架势,岂不是就等着他们来自投罗网了?

听到手下人的回禀,怒气已经稍减的李建成见一计不成,于是又生出了一计。

而此时,尉

(本章未完,请翻页)

迟恭正在李文武的院落中,开怀畅饮,与他一起痛饮美酒的,却是两名文官。

一个是行台考功郎中房乔——也就是房玄龄,另一个则是天策府属官杜如晦。

尉迟恭喝干了碗中酒:“小王爷,你是怎么知道太子接下来会构陷我和老房还有老杜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