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4章 到底谁有问题?(下)



晨报的记者只是个小人物,但身份对敏智来说很有用。

因为记者有很多渠道可以先百姓一步掌握各种官方动向,比如什么时候要严查走私,什么时候扫黄打非整肃治安,什么时候狠抓吸毒贩毒。

最重要的事,针对一些敏感的案子和调查一些敏感的人,有大报记者的身份,可以正大光明的去采访去了解,甚至是想尽办法的了解。

一普通人挖门盗洞的打听些敏感的东西,一旦被发现就算不被抓,也得被警察盯上。

可记者呢,所有人都会觉很正常。

就算是上面明令禁止报道的事情,就算是用了些上不得台面的手段探听,也是很正常的。

甚至事情漏了,警方告到了记者所在单位,单位领导也多半场面上严肃处理,背地里警告两句就算过去了。

毕竟职业的特性就是这样的,你越保密的,越不想被大众知情的,他们就越想挖。

一旦挖出个大“瓜”,不单能在同行竞争中脱颖而出,还能扬名立万,甚至各种职业奖项砸到脑袋上。

都不用敏智下命令,那名晨报的记者和同事闻到风声,就已经在想办法挖掘事情经过和真相了。

为了掩去刘毅和狸猫的存在,瑞市警方在营救前向区域内各级政府发出了动员令,并责令分局基层派出所和民兵联防,立即组织人手搜寻三名失踪的记者。

动员电话打到长岭寨的时候,长岭寨的村长正要打电话跟上级领导汇报救了三个人的事。

于是,大批警车和中心医院派出的救护车赶赴长岭寨,救人的同时追查凶手。

整件事,可以说事发突然过程短暂。

虽然动员令发出去了,但各单位还没动作呢,撤销命令的电话就到了。没闹出什么动静,在民间的传播度就不高。

老百姓知道的不多,但各媒体单位的鼻子灵啊。尤其是一线的时事新闻记者,第一时间就各展神通想尽办法的打听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如果不是命令撤销的快,恐怕各村寨的民兵联防不等动作呢,各媒体单位的跟踪采访车就先一步进山了。

虽然很快上面就有命令,为了不干扰警方办案,事情暂时不能报道,但不让报归不让报,各路记者们了解情况的热情却丝毫没有消退。

而且,本身就是媒体单位的人出事,找渠道了解并不困难。

等敏智通过中间人联系到晨报的那个记者时,具体经过和细节已经在行业内传开了。

很简单,仨同行得知有山民成组织的替走私者抗山挑货,甚至已经发展到成为山民们一项重要的收入来源,便起了暗访调查的心思。

多方打听后得到了几条通道,于是带上地图和拍摄器材开车进山,准备找个合适的地方蹲守。

寻思如果运气好拍到了,绝对是一条大新闻。

谁成想,仨人自认为准备充分,可身手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好。还没找到可心的拍摄地点呢,就因为形迹可疑被山民给抓住了,甚至险些被灭口。

整件事人物清楚,动机明了,过程也详细。

所以,敏智才确定仨记者只是出货过程中的小意外,不是有人盯上了自己或是金昌那边。

敏智当然不会把自己的暗子告诉沛虿,但从沛虿语气中听出了些不一样的东西。

眉毛一挑,问他:“依你的意思,不是意外?”

“从知道的情况看,确实是意外。但是,事情里还有一些我们不知道的东西。”沛虿把“不知道”三个字咬的很重,显然意有所指。

“不知道的?你指的是什么?”敏智的神情严肃了起来。

“比如,那三个记者是怎么脱困的。”沛虿点出了敏智忽略的地方。

“怎么脱困的……他们不是被长岭寨的山民救的吗?”敏智嘴上在反问,心里已经隐隐抓住了重点。

“我得到的消息是,那三个记者中的女记者挣脱了束缚呼救,才惊动了长岭寨的山民。我奇怪的是,你的人都说,那三个记者被绑缚的非常结实,而且挨了很重的打,基本失去了反抗的能力。

那种情况下,两个男记者面对死亡的威胁濒死一搏倒是有可能,可为什么偏偏是力量最弱的女记者脱困呼救,引来了山民?

还有一点,据我了解,金昌的手下准备动手的地方,距离长岭寨有一定的距离。就算事发突然没法阻那个女人呼救,也应该有灭口的时间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