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赵燕绥的心思



昨日且不提了,原本没有准备姜清赵燕绥的马车,只好让跟姜妙一个车。

  姜妙是庶女,按理说她本也没资格参加这种出行。但考虑到姜妩有孕在身,都知道姜家有三姐妹,姜妩不便出行,才带了姜妙。

  倒是赵姨娘,知道她是妾的身份,不便跟随,本本分分的说留在家里照顾大姑娘。

  唐氏倒欣赏赵姨娘这拿的起放的下,知道轻重。比之姜清强多了。

  赵姨娘知道这次姜妙能跟着去京城已经是唐氏开恩,是无上荣光,姜婴姜妙也跟着沾光露脸,所以,她自己安分得很。

  只一味的保证家里放心,她一定会事无巨细把大姑娘给照顾好。

  私下又一再强调两人的小厮大丫鬟们要照顾好少爷小姐。

  儿行千里母担忧。

  所以,这也是为何最后一车是这样安排的原因。

  一行人低调却又引人瞩目的去了太子府。

  本来是很低调,奈何太子府的马车,哪怕只有东宫的标志,走到哪里又不引人注意?

  赵燕绥时不时的掀帘子朝外面看,见人们指指点点,窃窃私语,却又恭恭敬敬的,不敢有半分逾越,赵燕绥仿佛腰都直起不少。

  仿佛她此刻就是太子妃一样荣光。

  马车直接从侧门越过园子,直接进入花厅。

  赵燕绥今天特意打扮了一下的,在穿着打扮上,她一直都挺自信。

  她的皮肤本就白皙,她这点遗传了姜清,姜家人就是皮肤白,属于冷白皮。就连姜泸姜湖当值也好,晒了太阳,到了冬天就又白了回来。

  所以姜家上上下下都白,姜家三姐妹更不用说。她穿了件粉紫色的上衣,衬得肤色红润细腻,下半身则是鹅黄色绣折枝花纹,简单又明亮。

  这样的一身,既有少女的灵动,又有女儿家的温柔之意,加上自身气度,放在人群中都很难忽视。

  赵燕绥一直都是会打扮的。

  反观姜妙,就逊色多了,说起来赵姨娘也是从赵家出来的,跟赵燕绥也算是正儿八经的表姊妹。

  可赵燕绥心高气傲,哪里正眼瞧姜妙一眼。

  看她身上那八成新的酱紫色比甲,加上头上只带了一朵珠花加两只素银钗,更是心里怡然自得。

  毕竟是小门小户出来的庶女,比起她来,逊色不知多少倍。因此,赵燕绥对于进东宫之事,更觉容易有信心,仿佛势在必得。

  到了东宫,大门后的一院,没做停留,只派了人去门房处做登记,便直接进了二院。

  期间,赵燕绥小心翼翼的掀开帘子向外望了望。

  放眼望去,只见长长的跑马巷就他们马车排列向前,两边是青砖高墙,并无其他装饰,庄重肃严。

  偶有四五个丫鬟仆妇走过,见有马车来,都靠边低头静待马车走过,才规规矩矩的继续行走。

  就这样,已经感受到了宫廷森严与气派,更别说放眼望去的宽阔与方正。

  赵燕绥不由得打了个寒颤,可想到将来跟在太子爷身边的风光,又坐直了身姿。

  仿佛,她已经是太子身边的妃嫔一般。

  姜妙小心的瞄了一眼赵燕绥,心中微惊,但很快又习惯的埋了头,手绞了绞手中的帕子,闷头不语。

  太子爷并没有见女眷,而是让女眷直接进了内院让去见姜媚。

  他知道,母女相见,婆孙相见,难免忍不住情动要哭啼一番。他在反倒不好,让人难免拘谨不自在。

  所以,他贴心的暂时只让人请了姜家男人们在前院花厅说话。

  姜家哪里见过太子这样的大人物,全城战战兢兢,反倒是李瞩,全程没有一点架子,问了姜义姜湖姜泸当差的一些事,着重看了一下未来岳丈姜湖。

  短暂的相处。便知此人并无什么大的志向,倒是嘴比较巧,看得出来应该是姜家最能言善辩的人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