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难日-第2/3页





        “法不传六耳”源自南家师徒之间的一种“规矩”,本意是师徒之间的传授不让其他根性和境界的人听见,以免对方产生误解走入歧途。

        高林道:“对了,师傅那个小禅师也一定是祖师爷的身份的。”

        周喟一眼瞥过去道:“你俩说的不无道理,不过我们自身境界不高,如果妄想看透那俩禅师的境界,那只有自欺欺人的份。”

        高林道:“不过我们儒家向来注重入世修行,渐修渐悟。”

        周喟道:“你俩,包括我,距离那老和尚还有旁边的小禅师相差十万八千里。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共同勉励即是。”

        “是”

        “是”

        ......

        大街上,陈嘉和觉醒老者正在路上并排走着,对面迎来一个母子,中年模样的妇女,正有些难为情的听着一位十二三岁的少年讲话。

        那少年道:“妈妈,今天就是我的生日了,我想要那个玩具飞机......”

        这时候,陈嘉看出了妇女的难为情,掏出了二百元钱上前去,然后稍微弯下腰对少年道:“小弟弟,哥哥有个问题,你如果回答出了,哥哥就给你个红包哦。”

        这时候,中年妇女有些犹疑,她伸手便挽起少年的手。但是她看着陈嘉和觉醒老者,莫名的产生一种信任感。

        其实陈嘉过去无数生,从未说过恶意的谎言,所以单是陈嘉站在那里,便给人和善诚信的感觉。例如现实中相同的话,由不同的人开口,听话的人能接受的程度,赞同和反对的比例也是不同的。

        所以陈嘉便如子思赞叹孔子般的德行:溥博渊泉,而时出之。见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

        少年看着陈嘉手上的二百块钱,又抬头看了看妈妈,她妈妈点了点头。

        “大哥哥,你说吧?”少年道。

        “小弟弟,你知道为什么生日要礼物吗?”陈嘉微笑道。

        “因为是为了庆祝我们来到了这个世上,对吗,大哥哥。”少年道。

        “是的,不过你只答对了一半”说着陈嘉另一只手拿起二百元其中的一百,递给了少年。

        (本章未完,请翻页)

        少年立即收下一百元小心翼翼地装进了自己的口袋里,而后抬头看着陈嘉道:“另一半是什么呢?大哥哥”

        “怀胎十月,一朝产子。我们的妈妈都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她给予了我们生命。”陈嘉微笑道:“对不对?”

        “是的。”少年又看了陈嘉手中剩下的一百元。

        “听我说完哦,这一百也是你的。”陈嘉道。

        “嗯。”少年用力的点了点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