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百亿补贴计划-第3/4页





    听完雷总的话,李总沉默了,东哥也不说话了。

    罗凡这时候清了清嗓子说道:“各位你们是不是搞错了一些东西,用户的习惯确实很难改变,但以前可是有不少人成功啊!

    比如说我的星聊,抖音,每日头条,李总的百度外卖,百度打车这些都是成功桉例。

    习惯是很难改变,但不是改变不了的,特别是互联网上的一些习惯,没有什么互联网上的消费习惯是钱改变不了的。”

    “罗总你的意思是用老办法给用户补贴?”李总问道。

    “对,而且不是普通的补贴,是大力度持久的补贴。”

    “这会不会代价太大了?”雷总问道。

    “一点都不大,刘总你觉得现在拼多多企业形象是什么?”

    “平价的水果蔬菜肉蛋奶,廉价小商品的购买地。”刘总想了想后给出了自己的答桉。

    “没错这就是拼多多现在的企业形象,会形成这样企业形象的原因是拼多多长期以来的拼团模式以及销售廉价商品的常态化制约了拼多多的长足发展。

    长期拼团的消费者难以接受商品单价的提高,而一二线城市的中高端消费者则不愿意费时费力为了一点点优惠而购买品质得不到保证的商品,使得拼多多平台上多为廉价商品。

    我说的补贴不仅仅是为了让拼多多占据更大的市场,更多的是为了打破消费者对于拼多多的刻板印象。”

    “那我们具体要怎么补贴呢?”李总问到。

    “很简单,我们直接对全网热销的,特别是大品牌,高价格的商品实施不限量、不限时补贴。

    这种直接的补贴方式才能拼多多打破在消费者心中原有的低质、山寨的形象,像中高端用户的需求靠近,扩大拼多多的使用群体。”

    “那我们要补贴多少?”雷总问道。

    “实际补贴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口号要响亮。”

    “口号要响亮?”

    “没错,就是要用户一种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感觉,我提议这次的补贴就叫百亿补贴。”

    听到百亿补贴这个名字,三位老板又一次沉默了。

    前世拼多多所谓的百亿补贴,也很简单粗暴,就是消费者最后买到的价格=成本价格-平台补贴价格。

    这个补贴计划是拼多多2019年的618推出的促销的噱头。

    从家用电器到家用电器,从衣服、鞋子、护肤品到电视、空调、冰箱等,消费者到手的价格都远低于正常价格,为了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活动所涉及的商品也是多种多样。

    当时拼多多其实是下了血本的,一般的补贴,只是在确保平台盈利后,给予消费者一些价格上的优惠。

    而拼多多当时推出的百亿补贴是按成本价补贴5%-50%来的。

    即最终实际售价=成本价-补贴金额,价格真的会比平时低,而且是低很多。

    可惜拼多多这个公司有魄力,但只有一点魄力。

    他们是补贴了,可却在产品质量上动起了歪脑筋。

    很多百亿补贴的产品都是其他平台退货的产品,或者干脆就是翻新机,重装机。

    用户看似得到了优惠,实际上买的东西品控却得不到保证。

    这样一来二去,拼多多的质量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