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又平手?-第2/3页
虽然说朱熹擅长的并非诗词,慕容兰竟然能和他不相伯仲,也足可见其功力之深。
皇帝思索良久,随后开口:
“叶枫和慕容兰的诗词都是上佳之作,朕实在难以评判,我决定将这一场的决定权交给爱卿们。”
说完他便叫太监把叶枫和慕容兰的诗词内容公布了出来,让在场的所有大臣按照自己的喜好评选。
“好一个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秒啊,叶枫的诗词果然发人深省,我觉得第一名当归叶枫莫属。”
“慕容兰的诗词同样不失深度,而且辞藻更为华丽,我倒觉得慕容兰更胜一筹。”
“慕容兰的诗词固然是好,但是匠气太重了一些,叶枫的诗词就要大气许多,我还是选叶枫的诗词。”
...
慕容兰其实也不是京城人,她是江南府的慕容世家子弟。
江南乃是整个大商最多文人聚集之地,文风极胜,所以官员之中江南府的人也比其他州府要多一些。
官员们一般都会对自己同乡的学子更为照顾一些。
这是人之常情,只要在大商法律之下,皇帝也不会去插手。
在场的官员有不少就是出自江南府的,他们的选择自然会更倾向慕容兰。
若是他们两人实力差的比较多,那他们也不会那么头铁。
但连皇帝都觉得想要在他们两人之中分出第一名和第二名十分为难,那他们偏向自己同乡的学子,也不算过分。
本来叶枫的分数要更胜一些,但由于江南官员的票数几乎都给了慕容兰,就让慕容兰的票数竟然反超了叶枫。
轮到天风庄庄主宗文博投票,众人都知道他是一个怪人,但也知道此人的诗词造诣极强,。
在人才济济的京城之中,他的诗词造诣也能排得上前三甲。
所以他的投票就显得十分重要。
他见众人的目光落在身上,洒脱笑道:
“叶先生的这首诗词描绘事物本身感性的形象时,又蕴含了理性的东西,既写得清新自然,又略带禅机,总体来说更合我的胃口,所以我将票投给叶先生。”
此话一出,殿中的风向立刻有了转变。
宗文博平日里极少夸人,叶枫能被他如此称赞,足可见叶枫的诗文确实水平很高。
有一些官员本身善于写策论文章,也懂得如何治理国家,但诗词方面实在不佳。
不过皇帝似乎对此颇为看重,他们也不敢乱选,生怕乱选会导致皇帝不开心,从而影响自己的仕途。
他们一直在等一个比较权威的人给出选择,这样他们跟着选总是不会错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