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恶虎之殇——给刘备补补课(上)-第3/4页
那皇帝是干什么的?
皇帝是和丞相唠嗑的。
换句话说,太祖只需要负责丞相一个人就够了,其他的事情全部交给丞相。”
“嗯,如此倒是一个解决办法,只是...”
“只是很有问题。”刘峰当然知道刘备想说什么,这位又不是傻子,“当然了,这种做法虽然能解一时的燃眉之急,可他自然也是有好有坏了。
先说好的,丞相问责制嘛,有事儿丞相干,出事儿干丞相。
就比如武帝时期,尤其是后半段,那折腾丞相折腾的,三天两头给他换一个,愣是把这么一个位高权重的丞相干成了高危职业。
因为朝廷很多时候都需要做一些..不是那么让百姓愿意做的事情。
这件事情必须做,百姓的民心也不能丢。
所以先折腾了百姓,然后等事情解决或者再不解决就不行的时候,弄掉丞相当替罪羊,这样一来再给百姓些好处,这民心也就保住了。
但是坏的一点也很明显,那就是丞相的权利实在是太大了。
尤其是咱们武帝当初干的实在是有点太过了,就他这么折腾下去,他的威望足够,所以那个时候的丞相虽然战战兢兢也得忍着。
可是武帝驾崩之后,这事情可就不对了,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这么战战兢兢的活着。
或许某些人对于大汉还是忠心耿耿,但是他们也不想自己一心为了大汉,最后让皇帝把自己推出去当了替罪羊。
所以手握大权的丞相就会想到对那个位置上的人,开始些许限制了。
尤其是当这个时候,有外戚混到了大将军或者干脆混到了丞相的这个位置上,那简直就是要了命了,这就是妥妥的专权。”
“先生是在影射霍光之事?”
“算不上影射,也不仅仅是霍光,没有人会说当年武帝做得不对,可这前人做的所有事情,在后人那里都会得到一个不同的结果。
这里面的恩恩怨怨说实话,没地说,也没办法说。
只能说是各有各的缘法,各想各的办法。
所以哪怕是到了太祖那一脉的后期,丞相制度也实在是干不下去了,因为大家都明白,这玩意不是所有人都能够保证自己的初心的。
在皇帝眼中也受不了啊,你不篡位,你总是在这里憋着我,那我也受不了啊。
所以取消了丞相制度,从而换成了后面的三公九卿制度,然后这个制度就一直用到了如今。”
“同样也是因为皇帝并不需要这么一个位置去时时刻刻为自己代劳了,太祖之后这诸多皇子及其皇裔也都开始从小受到教导。
这治理天下的本事,自然也是会的。
那么这么一个位置也就自然而然的变成了有害无益的东西。
废除倒是合情合理。”
“的确,当然废除和整改的这个过程也是很长的。
这一段时间,在朝堂之上基本上就是以三公九卿制度为主。
在朝堂官职虽然没有明确的品级划分,但是有一个高下之分。
最高的是太师,太傅,大司马。
这三个本称之为上公,这个时期的上公不仅仅是虚高的职务,那是真的有权利。
能够得到这个位置的人,一般还会在官职之后单独给他们加上独特的权利,比如大司马一般配套的还有一句,督内外诸军事!
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因为权力实在是太大了,皇帝放心不下,基本上属于常年空缺状态。
之后更是因为和大将军之类的官职有很多冲突的地方,也就慢慢消亡了,只不过这个过程十分的漫长。”
“嗯,大司马当年的确是在大将军之上,难不成这么多年又要出现了...”此时刘备心中想到的却是另外一件事情,“袁绍已经成为大将军了,若是曹孟德有所想法的话,这...倒是个好算计。”
对于刘备的这种想法,刘峰并没有搭理,他只是继续说着自己的事情。
“三公九卿之中的三公也有不止一个版本,但是我们基本上最常见的就是太尉,司徒,司空。
当然也有一种说法是,太尉管天,司徒管人,司空管鬼....不是,管地!”
刘峰看着对面的这个家伙脸色都变得很诡异了,也有是一阵咳嗽。
“不过这个说法就有些....不是那么的准确。
一般我们按照职权去说,太尉在三公之中的地位也是最高的,因为他管的是天下之兵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