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嵩阳书院
读书林下寺,不出动经年。草阁连僧院,山厨共石泉。云庭无履迹,龛壁有灯烟。年少今头白,删诗到几篇。《题宇文裔山寺读书院》唐代于鹄
悟心冲出少林寺后,先一路向北,钻入大山,甩开众僧?兵,然后回身过了少溪河,向东南方疾驰而去,他的目的地就是嵩山南麓的嵩阳书院。他在游历南方的时候曾经巧遇嵩阳书院的朱熹,那时朱熹不到三十岁,学识渊博,对经学 、史学、文学、乐律乃至天文地理都有研究,两人在朱熹的茅屋中清茶一壶,长谈三天三夜,却不自知,只感还有说不尽的话要谈,两人自此成了忘年交,倍感知已。悟心走时,朱熹依依不舍的说:“自师从延平先生李侗后,对嵩阳书院的二程,程颢、程颐二位前辈的“万物皆只有一个天理”的理学非常感兴趣,一心要去嵩阳书院求学。嵩阳书院与少林寺同在嵩山,如悟心回少林寺,一定要去嵩阳书院找他,两人好再次长谈。”
悟心自从冲出少林寺后,身内“雪莲寒冰丹”反噬的冰毒,已经时不时的在身内显现,越是提气狂奔,气血动转越快,越能感到血脉中有万千冰针在刺痛,身子一会儿比一会凉,本来踏雪无痕的雪地上,已经出现了淡淡的脚印。悟心本想快速离开少林的势力范围,听从法海大师的话,离开中原北上进入蒙古草原,再找个清静的地方,壁观参悟《易筋经》《洗髓经》二经,但现在冰毒反噬太厉害了,他只能先找一个地方,参悟《易筋经》打开任、督二脉,再用《洗髓经》上的心法把冰毒排出体外,这样才是万全之策。嵩山中他不能去别的寺院或熟悉的地方,因为他能想到的地方,悟明也一定会想的到,思前想后只有嵩阳书院的朱熹是悟明不知道的,所以他只有去嵩阳书院碰碰运气。
雪夜间,经过几个时辰的狂奔,悟心已经来到了嵩阳书院的大门前,他强压身内已经时时乱窜的冰气,艰难的走上石阶,抬头看了一眼“嵩阳书院”那四个仓劲有力的金字,长长的出了口气。现在天边还没有泛起鱼肚白,正是夜间最黑最冷的时刻,嵩阳书院的大门紧闭,门口只有两个不大的石狮在左右相望的看着他。看得悟心一阵儿苦笑,身内又一阵儿冰气袭来,使他的身子好似要冻住了一般。悟心不敢再多感慨,急忙靠着大门五心朝天盘膝打坐,本想先用内功强压下冰毒,再练习《易筋经》后四式,但《易筋经》心法刚一运转,冰气却迅速汇集,沿着他运功经脉而走,只要他能够忍受住那万针刺身的疼痛和那刺入骨髓的寒气,就可以使全身一条条经络尽通,内力充裕,内力中还带着丝丝的寒气。悟心虽然身体万般疼痛,但心里却异常高兴,他赶紧练习《易筋经》后四式心法,冲击任督二脉。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失,悟心头上白气缭绕,身上已经结了一层薄薄的冰霜,但他仍然是一脸坚毅,三吸一呼间,一团团白气从鼻孔口呼出。当天边泛起鱼肚白时,一切都平静了下来,悟心好似入定一般,一动不动了。
当寒冬第一缕阳光照射在嵩阳书院那块金匾上时,嵩阳书院的大门被两个小书童打开了,两个小书童都眯着眼,看了一眼刚升起的火红的太阳,伸了个大大的懒腰,揉着惺忪的睡眼,刚迈过高高的门槛,就看到了一个老和尚打坐在门前。两个小书童瞬间就醒了,两人对视了一眼,其中一个稍大一点的小书童上前,试了试老和尚的鼻息,只觉得气息微弱,呼吸极慢,吓得他一缩手,对那个稍小点的书童道:“还有气,你快去叫院长吧。”小书童一听,道了声“是。”撒腿向院内跑去。
不多时,一者须眉皆白的老学士,气喘吁吁的被那个小书童从院中搀扶了出来。老学士到了和尚脸前,先喘了几口气,平稳了一下气息,看了看老和尚轻声道:“高僧不知因何在此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