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伏虎降龙
万里车书已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完颜亮
岁月如梭,冬去春来,周而复始.远处群山上,积雪初融,山间小溪在薄冰下欢流,数条小溪汇成小河,清澈的河水,冲刷着黑色的河堤.河岸边连营数里,旌旗蔽日,锣鼓喧天,马嘶阵阵,空中猎鹰翻飞,地下猎犬狂奔。一队人马众星捧月般簇拥着一位金甲黄袍者,呼鹰唤狗,策马如飞,欢呼着冲入密林的群山,瞬息间鸟飞兔蹦好不热闹。
黄袍者约三十七八岁,裘帽下二目使人不寒而立,那目光好似万丈深渊,即睿智得能看穿人心,又高傲得目空一切。白面黑须,即有文人的高雅,又有大将的威严。腰悬龙泉剑,胯下逍遥马,面无表情地看着眼前不停掠过的黄兔、野鸡,如山般岿然不动。身后八骑黄衫卫士,一字排开,余者散于山中,赶赶鸟驱兽使之往黄袍者方向逃窜。
突然几只梅花鹿逃了过来,闪电般一蹦儿过。黄袍者一抬手,一张金背宝雕弓,已送到手中,与此同时,另一侧,一只金箭已到了手边。黄袍者双目盯住一只巨角雄鹿,拿弓抄箭,驱马追出,身后八骑如影随行。梅花鹿群东一头,西一转,绕树而逃,转眼已跑出二十多米。黄袍者气定神闲,目光专注,见鹿越追越远,立刻弯弓搭箭,一只金箭破空飞出,直入雄鹿后脑,雄鹿冲出几步,轰然倒地绝气而亡。身后八卫士齐声高呼:“吾皇逐鹿中原,囊括四海。”黄袍者把宝雕弓往后一扔,捋髯大笑。二骑飞出,拔箭载鹿,欢声阵阵。
突然一阵儿恶风袭来,风中带着浓重的腥臭味。众人坐骑像受了惊一般,不听驱使,转头就跑,只有黄袍者的逍遥马纹丝不动,但四腿狂抖,地下湿了一片,已惊得木立当地。
黄袍者见身后众将坐骑吓着这样,在马上轻蔑地大笑。但笑声刚发出,就好像被人掐住了脖子一样,突然停了下来。只见从密林中跳出二只身长近三米的斑斓猛虎,一前一后向自己扑来。那额头的“王”字;如灯的怒眼;血盆的大口;尖利的黄牙,已历历在目。
黄袍者身子猛的抖了一下,狠命地策马加鞭,但逍遥马却瘫卧下去,他只好向后一跳,在空中抽出龙泉剑,在叫:“卫士,快来救驾!”但身上的黄金甲太过笨重,落地时脚下一滑,摔坐于地。
有只猛虎一声咆哮,一口咬住马脖子,虎牙一合,马只蹬了几下腿,就绝气身亡了。另一只老虎咆哮着向黄袍者扑了过去,那硕大的头颅,血红的舌头,锋利的虎牙,扑面的腥臭,已使他一阵旋晕,但他还是猛的坐直身子,瞪目咬牙,双手握剑,直刺虎头。
老虎轻轻一蹿,跃过他,躲过了这一剑,与此同时虎尾一扫,正打在他的手背上,龙泉剑好似一颗流星,飞了出去。黄袍者捂着火红的手背,惊恐地看着老虎。
老虎一磨身,得意的一声咆哮,猛地扑向黄袍者,就在它爪子快抓到黄袍者的一刹那,眼前灰影一闪,一只不胖不瘦,不大不小,有着许多皱纹的很普通的手,按在了虎头的“王”字上,并把扑在半空的猛虎,按到了地上。老虎四肢很命地刨着地,虎尾像鞭子一样横扫着一切,愤怒的咆哮声震得人耳骨发颤,转眼间虎身边二道深沟,一片狼藉,但虎头确纹丝未动。黄袍者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使劲揉眼细看。只见一个中等身材,身穿灰布僧衣,光头受戒的和尚站于自己身前。他微一侧头,见和尚六十上下,圆脸大耳,慈眉善目,嘴角上挑,好似常笑,斑白的胡须飘满前心,一手成掌立于胸前,一手按在虎头上,目光慈善地看着咆哮中的猛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