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因地制宜-第2/3页





        俞洁轻声叹息:“明明自己过得也没有很好,却也见不得这人间的疾苦。”

        程愿愣了愣,再次朝走远了的卖花老婆婆看去,再看面馆里外,多数都是衣着破旧棉衣的乡里人,来来往往,个个为了生计灰头土脸地奔波。

        因为乡里贫穷,没有可以发展经济的产业,园子乡大部分青壮年都在外打工。

        程愿将手环戴到手腕上,又摘下来,“卖花环能赚几个钱?”

        “对于这个老婆婆来说,能赚上一块钱也是好的,一块钱,在这里能顶我们城里十块钱用。”俞洁将花环收起来,看着这漂亮娇嫩的花朵,她心里倒也开心了几许,“明天送给我们班的女孩子们,她们肯定很高兴。”

        两人拿着花环回到学校。

        办公室里,赵立宛在备课,其他老师都回宿舍休息了。

        俞洁见他这么用功,便送了他一个花环,“赵老师,这是赏你的。”

        “呦,这花漂亮,哪来的?”赵立宛觉得稀奇,拿起来闻了闻,一股子的清香。

        “跟一个老婆婆买的,两块钱一个花环,我给了她十二块钱。”

        赵立宛一听就明白了,“俞老师,你这是做慈善呢?”

        “这花漂亮,值得。”

        “自家种的海棠花吧。”赵立宛正好备课备到中国地形地貌的区分,便问道:“俞老师,你知道从地理环境来说,海棠花适合种在哪里吗?”

        “北方?”俞洁对植物了解不深,“全国各地都适合栽培吧。”

        “错了,海棠花是原产我国北方,但是它适合生长在海拔50至2000米的平原或者山地,海棠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并不高。”

        程愿正坐在办公桌前继续查阅自己班里学生的名著读后感,听到赵立宛的话,侧头朝窗外不远处的群山看了看,问道:“赵老师,那你说说,g省这里适合种什么植物?”

        “g省?”赵立宛一下来了兴趣,“g省就更简单了,我来这里支教前,可是也查阅了很多资料的,g省这个省份呢,位于我国西北方,地貌复杂,这你们也是知道的,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谷,还有沙漠戈壁,可谓是类型齐全啊!但是呢,就是这样一个复杂的地貌,这个省份居然是我国三大国家级育种制种基地,它的蔬菜产业、草食畜牧业、林果产业等都是g省的特色农产业,也是支柱产业。”

        “蔬菜?”俞洁问,“这个我倒是没想到,销往哪里?周边城市?”

        “当然是销往全国啦,还有外销的呢,你们不懂了吧。”

        程愿也不由得多看了赵立宛一眼,“赵老师的地理知识当真是丰富,不愧是支教老前辈了。”

        “哪里哪里。”赵立宛摆摆手,谦虚得很,“多看书,名著要看,散文要看,诗歌要看,小说要看,地理杂志、人文习俗都要看,俞老师,咱不能光看一个文艺化的书籍,这地理常识也要知道呀!这说出去,不能让人家笑话我们支教老师肚子里没有墨水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