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荒诞现实-第2/3页
孔若真对着她吟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少女脸红。
孔若真又道:“珠缨旋转星宿摇,花蔓抖擞龙蛇动。”
少女折服于孔若真的满腹才华。
两人私定终身。
但两人门不当户不对,此事终被孔家反对。
但孔若真已经失去过一次“恋爱”,不想再失去第二次,最终选择跟随女方定居园子乡。
一年后,孔宴清出生,孔若真再也无法割舍他们母子,此后便留在了园子乡,与h市孔家失去了联系。
这一失联,便是整整十多年,这十多年期间,因为相隔甚远、交通不便、城市变迁等种种原因,孔若真与孔叶两家彻底断联。
*
想起往事,孔父泪如雨下:“我没有想到,有生之年还能见到家里人!宴清他母亲去世后,我就独自抚养宴清长大,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去联系h市孔家。没想到,没想到今天居然见到了阿敏!”
“所以,孔伯父您是那天见到了叶太太,所以想起了往事,才喝醉酒失踪在北山?”程愿将所有的一切都串联起来。
“是我,是我给你们惹麻烦了。”孔父内心愧疚,“我也……我也对不起宴清,对不起我父母,对不起我弟弟和阿敏……”
程愿一时之间也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来宽慰孔父。
孔宴清拉住孔父的手,不确定地问:“爸爸,我们要跟着叔叔婶婶回南方吗?”
“你想回去吗?”孔父反问,现在南方对他来说,已经陌生得紧了。
这十几年,南方沿海城市发展迅速,经济发达,反观园子乡,一如既往的贫穷。
孔父带着孔宴清隐居在园子乡的这些年,缺失的不仅仅是眼前的见识和教育,更是以后未来几十年的人生高度。
看到叶太太后,孔父心里也更加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愈加自责,自责自己没办法提供给孔宴清更好的教育资源和生活条件。
“我年纪大了,这辈子也就这样了,可宴清他不一样,他还小,他必须要走出这个大山。”他看向程愿,“程老师,宴清他必须出人头地!”
“孔伯父,现在已经不单单是学习上的事情了。”程愿叹了一口气,“这更是你家和叶家之间的家事,该怎么做决定,是看你和孔宴清两个人的意愿。”
*
回到园子小学,程愿还是有些消化不了孔家变叶家亲戚的事情。
这事情说出去,恐怕园子乡的人都不会相信。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曾经说过,有时候真实比小说更加荒诞,因为虚构是在一定逻辑下进行的,而现实往往毫无逻辑可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