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本公主要追-第2/3页



    赵玉林笑话她,新宋国堂堂的公事房主任、还是做过国主的女人,居然怕一个过气的弱鸡皇帝。

    直娣提起小粉拳砸他,嘴巴里嘟哝着哪是怕了,就是不想见到他们。

    两人推推嚷嚷的出门去。

    此时,老皇帝都已快到陕西的黄陵县了,这丫领着一帮修史专员出行,在河南的开封和洛阳给历代先祖扫墓过后沿着崤函古道去陕西路,沿途都是修缮一新的官道和驿站,叫他一路都在赞叹新宋好,新宋国的制度太好了。

    跟在他身边的史儿子也是没想到赵玉林敢于将宋室先祖的陵墓修缮后派兵把守,对外开放收门票。

    这厮看到前来祭拜游历的百姓络绎不绝,门票钱收到手软时吃惊的不要不要的。

    老皇帝指着沿途的行人说不光是那点儿门票收入呐,还有一路的吃住行开销,这是玉林说的啥拉动消费,叫市场活起来。

    史儿子告诉他,去年各地评选困难户,有的人家好脸面,死活不愿意做贫困户,后来户部核实下拨的救助金是每户人五十贯钱,顶上县太爷两月的俸禄啦。

    全国一次就解困十万户,得拿多少银子出来济困呐。

    边上的随行老执事得意的说去年,咱们的财务收入就过三个亿了,还不包括查处不法商人和官吏罚没的收入,咱们新宋不差钱。

    车队过了咸阳,朝黄陵去的人越来越多,一队队骑马的奔驰而过,老皇帝看到各式车辆和五花八门的穿着,惊叹起新宋的繁华,这才多少年呐,国家就变得愈来愈富有。

    谢老太和皇后、皇妃挤在一辆马车里,看着外面繁华的景象心中打翻了五味瓶。当年她从磷州回来时,还觉得道路崎岖,马车颠簸的厉害,这次行走在秦直道上感觉又平顺了不少。

    皇后赞许的说刚在驿站歇脚时她听驿丞讲,朝廷新开了邮路银行,里面赚的钱要按比例拿出一部分来供各地州府维修道路,新修驿站,叫专款专用。

    所以,咱们新宋的道路才会越来越好走呢。

    皇妃十分羡慕的说这些主意只有玉林才会想出来。

    咱们过去晓得的钱庄,汇市都是盘剥存钱户,为有钱人开的。新宋的银行存钱要给利息,规矩全部公告在墙上,人人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谁都愿意把银子存进银行,营生好做多了。

    皇后给她们说她听夫君讲,朝廷还支持各地设立了慈善堂,善人的银子都公开捐到那里,人家每半年张榜公示一次钱款的花销情况,叫布衣都来监督使用呐。

    谢老太不屑的说那是赵玉林不缺银子花,才这样干的,他家要是没有半点儿产业,手头紧了一样的向府库伸手拿银子。

    两个女人吃瘪了,掉头看向窗外。

    呵呵,谢老太的意思是当年她们作为皇家统治者的时候,谁个不是没钱就去府库拿的。

    众人来到山下,老皇帝看到身着大唐服饰的军人威武的站成一排,参加祭祀的官员全部穿的都是唐朝官服,吃惊了。

    礼部尚书李梁笑呵呵接住后说三少爷认为咱们新宋疆域浩大,都属唐人,以后祭祀就都用唐朝服饰,要子孙后代记住咱们是唐人,是华夏人,是龙的传人。

    老皇帝激动得浑身战栗,无法用言语表达。

    李梁笑呵呵的说请专使和夫人们沐浴更衣吧。

    稍后,李梁宣布新宋朝廷寻根祭祖皇帝陵公祭仪式开始。

    山上的武士立即敲响大鼓,撞响大钟,鼓声雄厚,钟鸣悠远,鼓乐齐鸣。二十四通雄厚的鼓声象征着新宋二十四个路的百姓团结一心,众志成城,重振汉唐。九响钟鸣代表华夏人的最高礼数,表达华夏儿女对黄帝的崇高敬意和感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