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二章 径返辽阳-第2/3页





    豪格怔怔地听完,脸上的表情一片木然。只是,他心下知道,想再要改变现在这既定的局面,想改变李啸所定的这三个条件,已是完全不可能的了。

    现在的自已,除了答应这三条外,别无他法。

    许久,豪格终于一声长叹,沉声道:“好吧,既然郝掌柜话也都说得这般明白了。本王又还能多说什么,就依郝掌柜之言,这三个条件,本王都同意了。今天天色已晚,那就等到明天,本王取了大印,我军与你们唐军,正式签定同盟互助条约。”

    豪格说到这里,又急急地叮嘱了一句:“若盟约签定,还请平辽王尽快发兵相助,方是要紧哪。”

    郝泽仁微笑道:“肃亲王,你放心吧,我唐军言既出必以信,只要盟约一定,我便立刻告之李大人,李大人则必会尽快出兵攻打多尔衮,但请肃亲王放心便是。”

    豪格点了点头,随后站起身来,便向郝泽仁陈举义二人告别。

    郝泽仁等人也不多加挽留,说了几句客气话,便让豪格等人离开。

    豪格回到府中后,什么人也不见,独自在房中呆坐了一晚,没有人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不过,豪格倒也信守承诺,就在第二天早上,他便取了肃亲王王印,又带上索尼,亲自前往咸旺铁器铺,在这里与郝泽仁正式签下了一份《唐明结盟协议》。

    这份盟约的内容,便是如下。

    为了匡扶大义,对抗清朝国贼多尔衮,平辽王李啸与肃亲王豪格,在此签订合作互助盟约,其盟约内容为:

    1、清朝正式承认,在外满地区,黑龙江以北,阿速江以东,皆为唐军治下领土。而清朝则统辖黑龙江以南,阿速江以西的土地。自此之后,两国界定其地,各安其土,再不得发生纠争与战斗。

    2、清朝将蒙古宗主国名份,以及博格达彻辰汗尊衔,全部转赠给平辽王李啸,从今之后,由平辽王李啸作为蒙古的博格达汗,并统治管理整个内外喀尔喀蒙古。从此清朝与蒙古诸部再无纠葛。

    3、为答谢唐军出兵之义举,清朝将锦州、金州、复州三地赠予唐军,由唐军管辖这三处城池。自此以后,唐军与清朝各守其土,化干戈为玉帛,两国和平共处,就此休战。

    4、以这三项条件为基础,唐军要出动精锐兵马,尽快进攻多尔衮,以帮助肃亲王抵挡其攻势,并最终协助肃亲王登上大清皇位,掌据清朝的最高权力。

    5、此协议一式两份,加盖大印后分执保存,以为永远凭证。

    签完这份协议,在墨迹未干的纸张上,用力加盖了肃亲王王印后,豪格的眼睛,终于忍不住湿润了。

    他强忍着没有让泪水掉下来,脸上带着僵硬的笑容,与郝泽仁互致谢词,并又再度叮嘱他要立刻通知李啸尽快派兵后,才终于告辞而去。

    离开咸旺铁器铺的豪格,拒绝了部下军兵让他上马的好意,独自一人瑟缩着身体在寒风中行走,狂风卷起,他落寞的身影,有如一条丧家之狗。

    说来也怪,豪格与郝泽仁签下这份协议后,竟然不知怎么地,迅速地弄得满城皆知,这盛京城中,上至达官权贵,下至升斗小民,竟然人人都知道了,现在据占盛京城的豪格,已与那明朝的平辽王李啸签了结盟合作协议,来共同对抗所谓的国贼多尔衮了。

    更让豪格无语的是,这份协议的具体内容,也不知何故,竟也被众人大多知晓。

    结果,果然不出豪格所料,留在盛京城中的一众官员,对于豪格与唐军签下的这份协议十分地不满,许多人对于这份看上去近乎卖国求荣的盟约颇有微词,只不过,他们畏于豪格的兵马权势,心下虽是多有怨言,却无人敢当面表达不满。

    而盛京城中的百姓,却是另一番景象。原为担心多尔衮率大军来攻的他们,现在皆是心下大定,每个人都在十分喜悦地四下传达这个消息。在他们看来,有唐军作保障和支持,这盛京城当可守得固若金汤,多尔衮这厮,就算再势力浩大,再巧谋多算,也是拿不下这清朝的都城了。

    而这份签议在签定后,郝泽仁立刻将那盖了肃亲王大印的盟约,派了飞鸽送信,快速地传给了李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