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 迎娶坤兴公主-第3/4页
最终崇祯皇帝根据验礼官的意见,确定了李啸与朱两人大婚的日子,为崇祯十四年四月二十六日。
李啸得到消息后,再根据礼仪,复派人送来一对大雁和一些点心,表示对结婚时日的认可与确定。
而除此之外,李钰再悄悄地给崇祯送黄金3000两,银子10万两,绸缎800匹,与此同时,他给崇祯写了一封信,隐晦地告诉他,因现在大明财力惮竭,这些财物,便神作书吧为皇家给坤兴公主的嫁妆好了,算是李啸这个女婿,给皇家撑起的一份脸面。
而见到李啸考虑问题这般缜密,出手又这般阔绰,崇祯与周皇后二人,皆是在欣悦之余,复在心下感慨不已。
三天后,仔细算好了赶到时间的皇帝,将坤兴公主盛装打扮,准备让她上路离京,前去山东。
打扮完成后,头戴九四凤冠,外罩坠晶珠红绫帕头覆面,身穿绣长尾山鸡、鲜红杭绸所制的宽袖霞帔,从头到脚戴着,李啸赠送的各种极尽豪奢的金饰与玉器,在四名亲侍丫鬟的领陪下的朱徽,来到早就布置得喜庆一新的东暖阁中,亲自向正襟危坐于高椅之上的崇祯皇帝,周皇后二人,分别磕头行礼。
崇祯捋须微笑,周皇后却是泪光盈盈。
“父皇,母后,孩儿就此前去山东,不再叨陪膝下,还望父皇与母后,善保龙凤之体,多多珍重。”
盛装华服的朱,缓缓仰起头来,她努力想挤出一个笑容,却是泪珠儿又悄然而落。
“孩子,别难过。这出嫁是好事儿呀,可别把这妆给哭坏了……”
周皇后眼中噙泪,脸上挤出笑容,掏出袖中绸巾,轻轻拭去朱脸上的泪水。
崇祯走了过来,轻轻搀扶起她,一边柔声道:“儿,不用担心,朕已复对李啸下召,让他好生待你,断不会让你受半点儿委屈的。李啸乃是人中龙凤,万中无一的英雄豪杰,我儿嫁给他,断不会受半点委屈的。”
朱微微点了点头,微微一笑,眼中却又是泪光闪烁。
随后,在崇祯与周皇后二人,对她进行一番轮流的叮嘱后,坤兴公主才最终登轿启程。
这是一辆双顶十二人抬的豪华大轿,刻凤纹蝶,华彩非凡。缓步走向轿子的公主,一步三回头,望着身后,那从小到大熟悉无比的京师紫禁城,她的眼中,满是眷恋与不舍。
很快,她的目光又投向了前面,凝聚在正骑着一匹高头大马上,头系红丝纯金束发冠,身着鲜红喜衣的哥哥朱慈身上。
见到了这位与自已从小一起长大,现在因为自已离京远嫁,而专门前来送行的太子哥哥,朱的目光中,顿时又是泪光莹然,她的眼神中,哀怨与柔情交织,难予尽述。
而在一众琐呐鼓手的簇拥下,骑马开道,昂然走在队伍的最前头的太子朱慈,当他回头看到,那与自已从小到大一同生活的妹妹朱,正用这样难舍难分的目光,远远地看着自已时,这位只比朱大了一岁的少年,眼眶立刻湿润了。
朱慈脸上费力地挤出笑容,冲着朱微微地点了点头,那两行泪水,却是再也忍不住地夺眶而出。
此时此刻,仿佛时间已经消失,只有兄妹之间的亲情眷恋与顾望,是如此的不舍,如此的绵长。
终于,在喧天的锣鼓与鞭炮声中,身装嫁衣头罩红巾的坤兴公主,终于在一众送亲女眷的扶助下,由伴娘撑开红伞,一众送亲女子一边陪新娘子走向轿子,一边不停地向天空,伞顶,轿顶抛撒米粒。(此意为喂金鸡,表示以后出嫁女子,不会在夫家受欺负之意。)
最后,由四名亲侍陪嫁丫鬟,送朱坐上那特制的那顶十二人抬的豪华大轿后,轿头一声长喝,随即起轿而去。
这送亲队伍,在无数京城百姓的围观下,一路吹吹打打,排场十足地走出京城,一路南去。
京师南面的永定门外,太子朱慈伫马呆望,直到那顶豪华大轿,远远地消失在自已的视野之中,他才再也控制不住内心激动的情感,一把捂住面孔,放声痛哭。
“妹妹啊!……”
痛哭不休的朱慈,仰着头嘶声大喊,只不过,城外呼啸劲厉的野风,迅速地将他凄厉的喊声,撕成碎片,再不可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