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台湾大开发-第3/4页
只不过,由于清朝前期的强大,英国不敢轻举妄动。因为这个时候,英国这个日不落帝国,才刚刚在世界范围内确定统治地位,雄霸天下的大英帝国才不得不咬着牙,让这些被他们看不起的黄皮猴子们,剥削了一百多年。
也就是说,在这一百多年的时间内,英国人用枪炮压迫剥削殖民地,而中国人竟仅用茶叶瓷器丝绸之类的高档商品,就把英国人用血腥野蛮手段从殖民地掠夺来的财富转手拿过来,这实在是一种更为高明的剥削方式。要知道,一百多年的时间,那可是几亿两的银子啊。
直到英国在全世界范围内再无敌手,且因为美国独立战争让英国大伤元气,在白银快要耗完之际,英国人才决定铤而走险开始向中国贩卖鸦片,以改变这种贸易逆差的态势。
后来的结果,各位读者自是都知道了,清政fu查禁鸦片,英国遂向清廷宣战,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但已然衰败腐朽的清朝,无论是在神作书吧战意志上,还是战争能力上,根本不是英国人的对手。从第一次鸦片战争战败后,中国被列强们按倒在地轮流蹂躏撕咬,开始了那段充满屈辱与血泪,遍布弹痕与伤口的百年近代史。
而在现代的台湾,已是每年的茶叶产量,将近2万吨的产茶大省,尤以冻顶乌龙茶最为珍贵和著名。虽然直到现代,茶叶一直是台湾的主要出口项目,但茶叶真正在台湾广泛栽植,还是在郑成功收复了台湾后,才在陈永华的主导下,开始大规模种植。
向与会官员介绍完茶叶的利润并充分挑起各人胃口后,李啸复说道:“各位,本官想告诉大家,这茶树,它有个特‘性’,就是从播种到采收,视品种而定需要3~5年的时间,也就是说,在这段时间时,茶农是没有任何收入的。”
李啸说到这里,故意停顿了下,看到周围的官员脸上,顿时明显‘露’出思虑的神‘色’。
李啸继续侃侃而谈:“因此,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如果和开发耕神作书吧稻田一样,让移民用家庭承包的方式来经营的话,这些移民根本没有办法等这么久,毕竟这3到5年的时间里,移民要吃饭养家,官府也不可能免费供养茶农这么久的时间。因此,本官认为,这项工神作书吧,就只能经工厂经营的方式来进行,也就是由农牧司牵头,招募雇工,建设经营茶园,才是唯一可行之策。”
“李大人,依你之意,这些茶园,却是在何种开垦经营为好?”赵文采从一旁问了一句。
“这个么,本伯曾向茶农了解过,茶园最好开辟在缓坡丘陵处,以向阳采光为好。这样,本官安排农牧司官员,前往各地合适地带堪测,尽量不要占用可开垦为良田的荒地,看看至少开辟出20万亩茶园出来。”
李啸后世看过资料,知道如果以做蒸青绿茶这样的标准,到茶叶可供采摘的年份时,一亩茶田可以产干茶300斤。当然这是后世的种植水平,而在现在的台湾,一亩茶园大致能产茶叶两担,20万亩茶园,当可产60万担茶叶,以平均出口价每担25两银子来算,可就是1500万两的收入啊!
听李啸分析到这里,与会各人都十分欣喜,每个人皆是一脸兴奋之情,对未来愈发充满期待。
见众人皆是欣喜,李啸亦十分高兴,他继续说道:“各位,这台湾之地,除了要让它成为我军的巨大粮仓和经济神作书吧物基地外,本伯还想把它打造成为,与山东同样重要的的经济基地。诸如生丝厂、织布厂、纺绸厂、榨糖厂,卷烟厂、水泥厂、采石场、砖厂等工坊皆要全部大台湾各地建立起来。另外特别重要的一点便是,要在台湾找到铁矿出产地,然后与山东单县的铁龙城一样,制铁炼钢,大力出产武器盔甲和各类铁器,实现台湾当地的铁制品能自给自足,甚至还能大量出口。”
李啸的话语,各人又自是赞同。
如果李啸这个计划能成功实施的话,那就相当于李啸在南北两地各建了一个经济中心。在北方战‘乱’频仍的环境下,这已基本具备和平环境的台湾,甚至会有比山东更大更好的发展前途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