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金羚洞-第2/3页
有一次,银老大到大山梁顶上采草药后,前往白鹊坝看望他师傅何祖雄,见到了何祖旺,与其有一次长时间交谈。主要是介绍他们探察金铃洞里情境。
据何硝神说:金铃洞是一个很秀美的四岔洞。他们从內厅右侧有泉水的掉坑沿着坑口拉住栓牢的绳索,从较湿滑的斜坡打插钢钉缓缓而下,大约20多米便到了一块平台。平台右边是一口水潭,潭水清澈见底,大概2米来深,5米多宽,一条小溪连着水潭向右前方延伸,潭边有岸坎,岸坎有1至5米宽,时宽时窄。小溪顶部高10至20米不等,有悬挂的大片石钟乳,岸壁也有千奇百怪的石钟乳,很是美丽壮观。平台左边,斜上10多米,就到了一处宽敞的大洞厅。此洞厅呈扇形,长约80多米,宽120多米,空间50多米高。
扇面前端右边有一斜下支洞,宽8至20米,洞顶高10米至50米,中间有4处石坡,石坡与石坡之间有较平缓的沙坝和碎石坝。从扇面大厅进入该支洞,是一段15米左右宽的沙坝,中间有一处水塘宽6米多,长12米多。塘顶倒悬形如青蛙的巨大钟乳石,蛙嘴有泉水流出到塘里。水塘边沿形成一圈荷叶形的大小相间的石灰岩晶体水盘。水盘边上和中间有一片柱状、形状奇异的石钟乳,有一处恰如二龙戏珠。水塘右边紧靠洞壁,洞壁上是一幕坠入水塘的摺叠形晶莹白玉石帘,石帘上有涓涓细流淌下,很是美丽。水塘右边是一堆大石头,翻过大石头便是刚进洞那条小溪,水塘的水可能就穿过大石头流入小溪。绕过水塘15米多,就到了第一处石头坡。坡高七八米,坡顶空间有20来米高,翻过石头坡也只百来米距离。又是一处较为干燥平缓的土石坝,坝宽10来米,左边有高出一米多的石坎,上面有干土,坎边有一寸多厚的硝芽。何硝神他们在那里采了一些硝芽晶体。经过120多米长的平坝,接着是第二处石头坡,坡顶高六七米,翻过坡也只60来米,又是一处平缓的碎石坝,左边也有石坎,坎上也有硝芽。经过80多米平坝,又到了第三处石头坡,这处坡比前两处略高,坡顶空间高30多米,有狭缝透光,是一处天窗,按其方位可能是嶆土湾左下方刘家嶆上端的那处天坑。过了天窗又是一片斜上的石钟乳坡,有大小数十个形状各异的钟乳石。有好几根高大的钟乳石柱,极为壮观。石钟乳坡宽20来米,长40多米。穿过石钟乳坡,是一片平缓斜上的碎石土坝,宽约8米,长约8
(本章未完,请翻页)
0米,洞顶高15米左右,左边也有长着硝芽的坎。经过这处平坝,又是一处石头坡,坡顶空间高近15米,翻过坡也就50米,又是一处平缓的坝子,宽约7米,长30米。穿过平坝,是一处石头斜坡,洞口变得狭窄,仅6米来宽,空间高仅七八米了,远处有光亮,又是一处天窗。顺着光亮处爬去,大概50多米,就看到一处三米多宽,5米多长的窗口,窗口边上长的杂树也能看见。窗口离地面大约10多米,有3处近两米的石坎相连,成人可以借用爪子、绳索等工具爬出天窗。当年何硝神他们几人就是从这里爬出金铃洞的。那是陆家嶆谷山边的一处天坑,是金铃洞的另一处入口,知道此入口的人极少。
在扇面根部左边,有一个向下的支洞,比较狭窄仅6米左右宽,一条小溪流随着洞道延伸,洞顶也仅十几米高,晶莹的石钟乳悬挂洞顶,布满两壁。因为洞道湿滑,何硝神他们当年没有向此洞前进。
扇面的左前方也是一个支洞,洞口也略向下,宽约50多米,长约100多米,空间高约20多米,是一大片梯田式石钟乳,顶端悬挂着晶莹剔透的石钟乳,地上也矗立着千奇百怪的石钟乳,又有大片梯田,秀丽至极。穿过这片石钟乳地,有一口见方6米左右不见底的大水塘,水塘右边前方有一竖线光亮的天窗。跨过水塘,支洞仍在延续……当年何硝神他们因没有渡水工具,也就没有向此支洞前进。说起这个支洞,银老大的小儿子小店少年时可能就从另一个入口涉及过。那是1968年夏天,因为干旱,小店老家那里好几处水源断流,他们吃水要到落水洞里去挑,一是路远,二是需要照明。为了找水,小店曾经与堂兄东哥一起到家门前嶆谷的天坑坪的水竹天坑里去找过水。当时,他们用一根粗棕绳拴在小店的腰间,另一端拴在水竹天坑的坑坎的漆树蔸上,让东哥在上面看着,小店就从水竹天坑靠嶆谷平地边上的一处狭窄石缝下坑。那处石缝只有一米多宽,两边石壁上有凹凸的坎,可以踩脚,手脚都可以支撑两边的石壁。小店顺着石缝下滑了**米,就看到斜前边有水塘,用手电筒照,清澈见底。由于越往下洞壁向两边拓宽,手脚失去支撑,加之绳索也不够,小店不敢再往下。喊东哥放下一只水桶来打水,可是绳索太短,水桶只能到小店到达的地方,无法在往下打水。小店当时看了看,估计下到水塘还要七八米。水塘向山里边延伸,就看不清楚了。水塘上方靠嶆谷上边是水竹林,有石壁被杂草树枝遮挡。靠嶆谷下边有空洞。靠山边也有空洞,洞顶上面,是小店家通向宗家院子的山道。山道里边也有两处坑口狭窄的天坑。估计从金铃洞到天坑坪的距离,小店猜想,他当时到的那个地方,就是何硝神所讲的那个有梯田、水塘、一线峡光的支洞的另一处入口。从嶆谷的地形看,在天坑坪水竹坑的东下40多米处还有一个天坑,坑口仅有一米多宽。水竹坑顺着嶆谷上300多米,在宗家院子门前坡下,还有两处相隔30米的天坑。一处坑口只有一米多宽、二米多长,另一处也只有三四米见方。小店猜想那个支洞就是顺着嶆谷方向延伸而来的,这两处天坑很可能是这个支洞的天窗。这两个天坑距虎扑梁尾部的金蟾洞也只200多米,说不定也与金蟾洞相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