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三清原本是一家



 “合于遍布万化,无所不在的大道,成为“百万亿化身”?”老子懵了,彻底懵了,圣人竟然这么强?

 还有那炼炁化神的“一粒金丹吞入腹,始知我命不由天”又是什么鬼,莫非就是金丹境吗?

 那炼神还虚相当于元婴?炼虚合道相当于化神?

 止下心中的疑惑,老子又问道:“如何通大小周天?”

 “若论周天,先言三关三田”。

 “夫背后尾闾,夹脊,玉枕,谓之三关,属督脉,为阳”。

 “前面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谓之三田,属任脉,为阴”。

 “此阴阳升降之路,自背后督脉上来,既属子,自前面任脉下去,既属午,子午抽添,所谓周天火候是也”。

 “先说三关,尾闾关在背后夹脊下,脊骨尽头处,其关窍通内窍”。

 “直上至背后对内肾处,谓之夹脊双关。又上至脑后,谓之玉枕关”。

 “三关通成一条髓路,号漕溪,又曰黄河,乃阳炁上升之路”。

 “再论三田,泥丸谓之上丹田,其穴在两眉正中入内,三寸之地,方圆一寸二分,虚间一穴,乃藏神之所”。

 “心下三寸六分,名曰土釜,黄庭宫也,乃中丹田,方圆一寸二分,亦虚间一穴,乃藏炁之所,炼丹之鼎”。

 “直下与脐门相对过处,约三寸六分”。

 “故曰:“天上三十六,地上三十六”。

 “白天至地八万四千里,自心至肾八寸四分,天心三寸六分,地肾三寸六分,中丹田一寸二分,非八寸四分而何”。

 “脐之后,肾之前,名曰偃月炉,又称炁海”。

 “脐内一寸三分,名曰华池,又曰下丹田,方圆一寸二分,亦是虚空之穴,乃藏精之所,采药之处”。

 “此处有两窍,向上一窍通内肾,直下一窍通尾闾,中间乃无中生有之窍,名曰玄关,真一之炁产生之时,玄关自开”。

 “通任督二脉,可为“小周天”;通奇经八脉,可为“大周天”。”

 “八脉者,冲脉在风府穴下,督脉在脐后,任脉在脐前,带脉在腰间,阴跷脉在尾间之前**下,阳维脉在顶后一寸三分”。

 “凡生灵有此八脉,俱属阴神,闭而不开,惟道者以阳炁冲可,故能得道”。

 “八脉者,先天大道之根,一炁之祖”。

 “采之惟在阴跷为先,此脉才动,诸脉皆通”。

 “次督,任,冲三脉,总为经脉造化之源”。

 “而阴跷一脉,上通泥丸,下通涌泉”。

 “倘能知此,使真炁聚散,皆从此关窍,则天门常开,地户永闭,尻脉周流于一身,贯通上下,和炁自然上朝,阳长阴消,所谓:“天地月窟常来往,三十六宫都是春”。

 “得之者身体轻健,容衰返壮,昏昏默默,如醉如痴,此其验也”。鸿钧说罢,从怀中掏出一块白色的小石头,道:“此为光影石,可投影其内所记录的一切事物,为师将这些年以来的修炼心得收纳到了其中,如今时日已然不早,待为师赠罢你等护身至宝,便需去闭关了”。

 鸿钧想到离开之前叫老子三人前来,也是为了叙叙旧,顺便临走之前交他们一些防身的手段,以免一时不慎入了劫中,遭了劫难。

 可他着实没想到,老子竟然会问过没完没了,就好像不把他所有东西问出来就誓不罢休一样,还好他早有准备,留了这么一手。

 “是”。老子带着元始和通天恭敬拜道。

 老子接过光影石,心里还是有点遗憾,毕竟听鸿钧现场讲道,和看光影石的投影,这两者虽然在内容上没有区别,可就像人在现场和观看直播这两者都是看同一个东西,但很明显,人在现场的体验感比观看直播好得多。

 “随为师来”。鸿钧起身下了云床,向后殿走去。

 老子三人相互对视一眼,随既跟了上去。

 鸿钧带着老子三人行过后殿,来到一处空旷的露天大殿之中。

 大殿之中有着一处水池,不是很大,却蕴含造化。

 水中有着诸多青莲,妖娆绽放。一朵朵青莲,都散发少许造化之气,环绕核心之处的莲花。

 那尊青莲,有着莲台,有着红花,有着莲叶,也有白藕扎根池水内。

 鸿钧身后,老子心下波涛汹涌,观这形象,若他所想不错的话,此莲便是造化青莲。

 “此为造化青莲”。鸿钧见元始通天面露疑惑之色,开口解释道,转而看向老子,道:“可有所感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