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惊天大案-第2/4页





        亨特局长人还在路上,大英博物馆被盗的消息就在网络上传开了;紧跟着,一条爆炸性的新闻出现在网上:大英博物馆两万多件文物被盗,价值上千亿英镑!消息短时间内就被数百家媒体转载,一时间,上班的,逛街的,遛狗的人们纷纷打开手机浏览新闻,顺便发表评论,完了,再顺手转发出去。当亨特回到警察局,屁股还没坐在椅子上,大半个世界都知道大英博物馆被盗了。各路记者蜂拥向伦敦。

        亨特召集下属正要开会研究案情,内政部长的电话打来了。从亨特这儿确认了网络上的消息是真的后,内政部长重重地喘了几口气,告诉亨特这个案子交给军情五处,亨特辅助调查。

        亨特松了口气,这样最好。虽然说案子越大,破获后,功劳也就越大,可责任也大,尤其是这种毫无线索的案子。在路上他把案情仔细地推想了几遍,感觉破案的难度非常大,要调用的人力物力十分庞大。

        像这种案子,作案的不是几个人,很可能是十几个人,甚至几十个人。他们不但拥有先进的高科技设备和交通工具,还有详细地策划,组织,分工。可是搜遍脑海中的记忆,亨特想不出有哪个团伙有这个能力。一般的窃案,案犯要么潜入,要么爆破,要么打洞,也有偷梁换柱的;可这个案件,人家直接就是把东西拿走,不留任何痕迹。从地下室的搜查已经可以排除内外勾结的可能性了,那个门,保安根本不可能打开。

        虽然是辅助调查,可该做的工作还得做。案情分析会议在亨特局长的主持下开始了。这一分析,就有人提出了疑问:为什么失窃的都是华夏文物?博物馆里值钱的东西很多,可是窃贼却打包了所有与华夏有关的文物,其他更值钱的文物,比如世界名画一件都没丢,窃贼似乎是专门针对华夏文物下手的。

        这个问题提醒了亨特,很显然,窃贼是有备而来,对华夏文物有特殊的感情,或者说喜好。亨特把这个线索记下来,问技术部的警察:“昨晚的道路监控有没有发现?”

        伦敦据说是世界上监控摄像头最密集的城市,大街小巷到处都是摄像头,只要你在街上走,就不可能躲过监控。两万多件文物不可能塞到口袋里拿走,至少要十几辆大型货车才能运走。伦敦能走大货车的道路就那么几条,只要有车经过了,肯定有记录。可惜,亨特局长要失望了。

        技术部门的头头脸色怪怪的,打开大屏幕,接通监控设备,把昨天晚上到今天早上博物馆附近的所有道路监控录像调出来给大家看。完了,耸耸肩说:“没有,什么都没有。我确定这些摄像头都在正常工作,也没有任何被侵入的痕迹。”

        “有没有昨天进入博物馆参观的游客的记录?”亨特抱着最后一丝希望问道。

        “有。可是--------”

        “可是什么?”

        “昨天参观的游客有两万多人,...  ...”技术部头头没有说下去,可怜巴巴地看着局长大人。两万多人,一个一个地查,那要排查到什么时候?

        亨特明白他的意思,想了想说道:“重点放在进入三十三号展厅的游客。”

        这倒不难,技术部头头答应了一声,“我现在就去查。”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