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亲情 (六千字大章)-第5/6页
这天早上起来,爷俩在酒店餐厅吃了早点,餐厅经理过来说“你们的房间退了,中午就不要来了,要来也行,得自己出钱。”爷俩明白人家这是要赶人了,可笑的是,这爷俩白吃白住了几天,连其中的缘由都没问,谁安排的,谁出的钱,这些都不知道;赵楷那天把爷俩送到酒店给小文说了一声“这两个人的吃、住算酒店的”就走了。
梅有财和儿子拿着行李从酒店出来,感叹了一番这几天的享受,琢磨着去看看老爹,顺便还想试试能不能从妹妹那儿弄点钱。
周扬出手,梅老头的病肯定好了,人也精神了许多,有时还出来在小区转转。转悠的时候,免不了和邻居们聊几句。这一聊,梅老头的心理不平静了:原来小兰在通海这么有名,这么吃得开!梅老头感受最深的是人们和他说话时的语气和态度,客气之外还有尊敬和讨好。
梅老头不明白个中的原因,回到家里问女儿,玉兰自豪地说这都是沾了儿子周扬的光。在通海,不知有多少人因为周扬而受益,有解除病痛的,也有因为周扬而赚了钱的,还有在药厂工作的,等等。周扬的女朋友赵丽和李涛等人对通海经济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不要说普通人了,就是县委书记白启明见了周扬都要客客气气的。
提起周扬,梅老头内心有感激,也有敬畏。这个外孙给自己看病的时候,那双眼睛似乎能看到人骨子里去。自己的病都说是绝症,可外孙给自己就服了三次药,病就好了!现在感觉身子骨好像比以前还要强些!可这个外孙对自己的态度,怎么说呢,既不热情,也不冷淡,就是淡淡的。梅老头现在都不敢见周扬,好在周扬很少在家住,不然梅老头不知该有多不自在。
玉兰这两天没去餐厅,一直在服侍老爹。晚上吃饭的时候,玉兰说:“爹,你别回去了,在我这养老吧。”
梅老头心里高兴的什么似的,口里却说道:“这哪行,‘养儿防老’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规矩,有你大哥呢,我还是回去吧。”
玉兰:“您辛苦了一辈子了,也该享享福了。我这啥也不缺,您想吃啥,喝啥,只管吭声。再说,有个头疼脑热的,看起来也方便不是。”
梅老头本来就是假客气,这下也不坚持了,“哎,爹听你的。”这样,梅老头就住下来了,直到二十年后,无疾而终。
梅有财听玉兰说要给老爹养老送终,高兴坏了:这下去了个麻烦,还省钱了。假模假样地夸了玉兰几句,梅有财就提起借钱的事了,“小兰,我想在村里搞个石材加工厂,还差点钱,你看,能不能借我点。”
提起借钱,玉兰就有气,本想一口回绝了,又一想,毕竟是一母所生的亲兄妹,生气归生气,这份亲情终究割不断。玉兰冷冷地看着梅有财,心里转着念头。梅有财被玉兰看得心里发虚,心想:看妹妹的眼神,钱怕是借不到了。于是小心地说:“没有就算了,那我走了。”又对老爹说:“爹,你在小兰这好好养着,我回去了。”
梅老头觉得自己已经得了便宜了,也就不好帮儿子说话,他知道儿子的秉性,这钱借出去,想要回来?那得日头从西边出来,不可能的。
阿福过来给玉兰鞠了个躬,说:“姑,我走了,以后再来看您!”父子俩朝门口走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