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五章 命运-第2/3页
钱承点击着幻灯片,停在君子对周、郑交质此事的评论上。
他有韵律地念道:
君子曰:“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明恕而行,要之以礼,虽无有质,谁能间之?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蘋蘩蕴藻之菜,筐莒锜釜之器……”
他念完后,视线转向班级的同学,“这里,谁来翻译一下?”
同学们都逃避着他的目光,有些偷偷用余光去注视着式微。如今,在他的课堂上最活跃的同学,曹娟,任怡瑶都已经不在了,热爱响应钱承的只剩下苏式微了。
不过,今天的苏式微很奇怪……她并没有举手示意要回答问题,而是定定地望着钱承,用一种他们不能理解的目光。
在她的旁边,安然也用一种在她脸上很少出现的神情,望着钱承,就仿佛他是什么怪兽一般。
钱承的目光与式微相交在一起。
钱承的嘴角勾起一抹捉摸不透的笑意。
“式微,你来说。”
苏式微没动。钱承也没有催促。
半晌,苏式微站起来,语气艰涩地道:“君子说,如果诚信不是出自内心,交换人质也无益。若彼此体谅行事,用礼仪约束行为,就算没有人质做保证,又有谁能离间他们呢?只要彼此了解,以诚相待,山涧小浮与池塘野草,蘋蘩蕴藻类的野菜,筐莒锜釜之类的器具……”
“说得很好。”钱承赞许地点点头,一如往常,无论是谁的死亡,都没有在他那里留下任何阴影。若不是经过那么多的分析和巧合,没有人会相信,他会与这发生的一切有关,他会有那冰冷而残忍的另一副面孔。
而他今天,竟然还能选择一篇讲互相信任的古文——在吴莹死后。这更像是一种讽刺。哪怕到了那样的境地,吴莹也没有背叛他,依然按照他的意志行事。他们之间的关系,难道不是没有人质做保证,也不能离间吗?
苏式微回答完问题,并没有坐下,只是站在那里,双目中燃烧着火焰。
“嗯?”钱承疑惑地看着她。“还有什么疑问吗?”
“是的,钱教授,关于信任,我想请教你一个问题。”苏式微朗朗开口,“没有人质做保证,却也没有人能离间,哪怕是被另一方背叛,仍然有一方信守诺言,这样的关系,您怎么看?”
教室中的同学都好奇的面面相觑。钱承看着式微,饶有深意。
“这样的话,只能说,这是命中注定的。”
钱承的回答让班级中响起了窃窃私语。毕竟,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在讨论哲学和思辨中,提到命运,显然是非常不合适的。
“或者,更进一步解释,这是性格注定的。一方在背叛后仍信守诺言,一定是因为她经历了一种人生,这种人生让她决定信守诺言。对她而言,背叛也好,遗弃也罢,都不足以抵消她履行诺言的信心,消弥她完成承诺的幸福。正如我们以前在课堂中讲到的《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