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余若愚通过观察发现杨娟经常和班里的另外两名女生在一起,她们是同一个寝室的,又都是他的老乡。其中一个身材偏瘦的女生叫云芸,性格很直爽,长相也拿得出手,但美中不足的是牙齿有些不齐整;还有一个女生叫张丹,短头发,身材较为强壮,与那些初高中时期擅长推铅球、扔铁饼的女运动员较为相似,年龄看起来也比班级的大多数人大,大家都叫她张姐。有同伴当然是好事,但余若愚还发现杨娟的同伴中还包括两名男生,两名男生都是历史系的,也和若愚是老乡,他们是在上学的途中坐一趟火车,因此相识了。其中一名叫赵立群的男生长得高大、帅气,而且气质也很出众,口才也非常突出,性格还很随和,他和云芸有恋爱的苗头;另一个男生身高中等偏下,长得一副嬉皮笑脸、形容猥琐的样子,他似乎和杨娟走得很近。余若愚痛恨自己认识杨娟太晚了,但他相信他们还没正式确定关系,自己还有机会,因此他要了杨娟三姐妹的手机号,开始和她进行聊天。

        余若愚上大学前买了一部手机,为的是和家人联系更方便。他买的是走私的水货,当时就是图便宜,但他发现自己班有手机的人寥寥无几,这让他突然觉得自己的手机身价大涨。大学生们最常用的手机卡是动感地带,就是使用周杰伦的歌曲《我的地盘》做广告的产品。其中有一句歌词写得比较奇特“在我地盘这儿,你得听我的儿”。动感地带的地盘不知道有多大,但兴德学院绝对是它的势力范围,因为学校里面的营业厅都卖这种卡。这种卡的一种套餐是每个月有100条手机短信是免费的,超出100条的按照一条一角钱计算。而如果使用不了,下个月剩余的短信就作废了。因此,大学生们除了有急事打电话,其他的联系方式就是发短信,谈情说爱更是如此。

        余若愚最开始给杨娟发短信,内容就像调查户口一样。例如他发信息说:“杨娟,你家是哪个城市?你们寝室都有什么人?你的兴趣爱好是什么?你喜欢听谁的歌......”。又像是找工作时的自我推荐信。比如他发信息说:“我喜欢唱歌、打篮球,我对某某老师或某某同学有什么看法,我闲暇时喜欢看书......”每次见面,他都是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才有勇气和她说话,但一开口又不知道说什么。大多数时候,他都会看见杨娟和历史系的那名猥琐男在一起十分亲密地聊天。每次看到这个情景,他的心里都会感到无比酸痛,他觉得那名男生根本就不如自己,不知道杨娟到底看上了他什么,但他还是安慰自己杨娟和他还没有正式确立关系,自己还有机会。

        军训已经过半,余若愚在标兵队伍中踢了几天正步,已经学会了全部的动作要领。军训快要结束的时候,班长突然通知要最后确定标兵人选,也就是要裁掉几名同学,然后让大家站好军姿,像是被人挑选的货物一样等待着他的裁决。余若愚站得像铅笔一般直,但他的心里非常忐忑,他预感到自己可能会被淘汰。班长从排头开始向排尾走去,走到若愚的面前时,他屏住了呼吸,感觉自己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了,他暗自祈祷班长别淘汰自己,但班长想了片刻,让他出列,他就这样被淘汰了。他当时感到很失望,但也有一种背负着很重的包袱忽然落地的轻松感。和他一起被淘汰的同学长得很帅,但体型有点胖,若愚也不瘦,于是他就把失败的原因归结在身材上。两个失败者坐在篮球场边看着方阵队伍在训练,心里无比失落,曾几何时,他们差点就成为标兵了,此时此刻却连方阵都进不去了,这就是从天堂跌入地狱的落差感。因此,他们在最普通的队伍中走步也不认真起来。美国有位著名的教育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她把学生随机划分为优等生和差生对待,过了一年半载后,那些被视为优秀的学生都成为名副其实的优等生,而那些被视作“差生”的学生都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是所谓的心理暗示效应,两个男生从标兵队伍被淘汰到最低层后的行为又一次完美地验证了这个实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