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灵济宫



魏广德在陈矩的带领下一路无话出了西苑,他当然不知道自己离开后紫光阁里的对话。

 出了门,上了门外停靠的那辆马车,到这个时候,陈矩才笑呵呵对魏广德说道:“恭喜魏大人了,来日必定飞黄腾达。”

 “不敢不敢,都是陛下......”

 魏广德和陈矩说话间, 车夫驾驶着马车离开了西苑,顺着来时的道路,马车在车轮碾压地面的声音中驶远。

 而就在此时,一个小黄门已经跑出西苑大门,亮出腰牌后从西华门入宫,一路小跑着不敢停歇,连续穿过归极门和会极门来到了内阁所在的文渊阁。

 “今日哪位阁老在值?”

 小黄门到了文渊阁外对迎上来的书吏问道。

 此时内阁值房了, 严嵩斜靠在一张椅子上,旁边茶几上一壶刚泡好的龙井飘出浓郁的香味。

 此时的严嵩显然精神不佳, 毕竟几十岁的老人了,精力状态早已大不如前。

 对于日常办公,其实现在的他已经有些力不从心的感觉,阁务要么交给徐阶办理,要么就是让奉旨随侍的儿子严世番处理。

 小阁老这个称呼,其实还真不是诳语,这还是真事儿。

 虽然严世番没有入阁,可是却正儿八经的在做着阁老才可以做的工作。

 此刻,严嵩就在一旁休息,而书案后的严世番则是在看着案上的各种奏疏, 看完后在一张条子上写下自己的处理意见,然后贴在奏疏上, 也就是俗称的“票拟”。

 之后,这些书写了票拟的奏疏会被送去司礼监批红。

 当然, 这些奏疏在送走前,他也会挑一些重点和他爹严嵩知会一声,不然万一在嘉靖皇帝跟前问起,严嵩一问三不知,给皇帝一种老而无用的感觉,那就不妙了。

 正这个时候,门外有人通禀,西苑送条子来了。

 从小黄门手里双手接过嘉靖皇帝手书,严嵩冲他笑着点点头,让他下去,这才看向那张条子上所写文字。

 “寻章摘句。”

 条子上的文字亦如从前一样的简练,就一个成语,这又是在考试他们这些内阁阁臣。

 你猜?

 你猜我猜不猜?

 我不敢不猜。

 嘴里轻声念了出来,还没有说什么,门外脚步声响起,徐阶进来了。

 先向严嵩行礼后,又和一旁的严世番拱拱手,严世番很敷衍的回礼,这段就算过去了。

 “子升,你看看这条子,陛下什么意思?”

 说着,严嵩就把手里的条子递给了徐阶。

 内阁的事儿, 自然还是要先由他们阁臣商议, 搞不懂的再问严世番。

 “寻章摘句?”

 徐阶看了纸条上的文字也是一头雾水想不明白什么意思。

 “陛下今下午应该是要召见魏广德,这话应该和他有关系,可是到底是什么意思,老朽还真猜不出来。”

 徐阶看着手里的纸条,想了片刻摇头道,“莫不是对他在宣府所做不满?让我们挑他的错处?”

 “不会吧,宣府一战打得不错,哪来儿的错处可挑。”

 严嵩摇摇头道。

 “呵呵,还是请东楼看看吧,我是实在想不到什么意思。”

 徐阶谈笑间就把纸条递给了严世番。

 严世番也不客气,伸手接过看了眼就笑道:“寻章摘句......

 语出《三国志·吴书·吴主传》裴松之注引《吴书》:“(赵咨)使魏,魏文帝善之,嘲咨曰:‘吴王颇知学乎?’咨曰:‘吴王浮江万艘,带甲百万,任贤使能,志存经略,虽有余闲,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

 吴王藏甲百万心怀大志,但依旧抽空博览群书,而不是学安歇儒生读书只顾及文中的片言只语而不深究其精神实质。

 嘶.......”

 严世番说道这里,不觉抽了冷气,这是嘉靖皇帝多看好这个传胪才会给出这么个评价。

 想到这里,严世番看了看自家老爹,又看了看徐阶,似乎若有所悟。

 能统兵打仗,但还得多读书,不就是要让魏广德留在翰林院继续学习的意思吗?

 明显是兵部那边的条子被皇帝否了,他选择了让魏广德继续呆在翰林院里面修身养性。

 妮玛,这是要保送入阁的意思。

 也是,这些年阁老当中,貌似还没有在外带兵的人。

 嘉靖皇帝这是被俺答汗那次突袭搞出心理阴影了,想要在内阁中安插会带兵的阁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