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老杨家买了拖拉机-第2/3页





        挖个渠道都受不了,更何况是去条件艰苦的大西北种树。

        村长一看火候差不多了,给他们买好去帝都的车票,为感谢他们曾经照顾过郭新民,特地打包上仰山村的特产,让在城里上班的女儿直接给他们送上了去帝都的火车。

        至此,彻底打碎了两位帝都小伙的异想天开,老巴实的回帝都了。

        这期间,村里还有一件爆炸性的新闻,老杨家买了拖拉机,是仰山村第二辆拖拉机。

        老式的没有方向盘,有两根长长的扶手,启动的时候是手动的,需要拿摇杆摇,还是个技巧活儿。杨文超跟着一起去的,还是他先学会的,他又陪着杨建平练了好几遍,杨建平才能掌握。

        村长家的拖拉机是以前吃大锅饭的年代公社里公用的,后来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到户,队里分了家,拖拉机是公有财产不好分,村长掏出家底东拼西凑才拿了下来,成了私人财产。

        现如今拖拉机两千多块钱啊,搁二十一世纪就一辆电动自行车的钱,可这个年代,尤其是在偏远的农村,几乎是一笔天文数字了。

        杨建平开始是不舍得,他虽然觉得杨文妮赚钱相对容易,一个庙会就赚来了别人几年赚不来的钱,但是,那是闺女的钱他没法理直气壮的用,而且刚赚到手还没捂热乎呢,一下就花出去了大部分,总觉得割肉一样心疼。

        心疼归心疼,挨不住杨文妮的劝说,挨不住对拖拉机的向往。

        这时候的拖拉机一点不逊色于今天敞篷的奔驰宝马。

        当然,比奔驰宝马更实用。

        卸下车厢,换上不同的农具,耕,旋,犁,耙,碾,开沟打梗无所不能,皮带套上水泵,又是一台流动的抽水机。

        上了路,拉石头,运庄稼,交公粮,在人力平板车面前,出尽风头。

        要是遇到有结婚的,车栏上扎上大红花,敲锣打鼓把新娘接上车,一身披红坐在居中,一路锣鼓一路歌,接亲的手扶拖拉机就成了众人眼中的偶像。

        让村民惊掉下巴的是,老杨家的拖拉机自己家还没用上呢,崭新崭新的从县城开回来,先去水库上帮忙清淤去了,把村长和村支书感动的那叫一个热泪盈眶啊。

        老杨家成了仰山村的劳动模范,先进之家,有了新拖拉机的加入,清淤的工程工期提前一半就完成了。

        有了拖拉机,农活干起来就轻松多了,杨建平开着他的宝贝疙瘩,去其他村子里帮人犁地,家里又多了一份收入。

        农忙的间隙,三五成群的妇女又开始操心杨文妮的婚事。

        “如今老杨家富裕了,我看二栓子家八成要后悔退婚了。”

        “对呀,二栓子的米国亲戚听说回米国了,也没带他去米国啊。”

        “二栓子家不地道,过红之前退婚,摆明了就是不想给彩礼。”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