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三件事-第2/3页





    白小天真的很年轻,只有二十七岁,可以说前途无量。

    “你觉得安镇未来该怎么发展,怎么规划?”

    肖玉民问着白小天,神色凝重且充满着厚望。

    白小天听到肖玉民这个话之后,立马就彻底确定下来,就是自己想的那样,自己要来安镇工作了,而且看起来级别不低。

    “安镇的水资源丰富,周边就有四个水泡子,可以利用起来发展水产养殖业,汛期时候也可以用来泄洪。”

    水泡子这是东北人的叫法,正常叫法就是湖泊,或者河之类,范围比较大的水域。

    “而且安镇的土质是沙土和黑土并存,既可以用来种植花生,稻子,玉米等植物,也可以用来种植苹果,李子等果木。”

    “安镇又是三个省毗邻区,东靠黑江省,西望牧省不足百里,可以发展成为地域级交通枢纽中心,以及物流中心。”

    不要觉得这个时代的人都是死脑筋,不然经济是怎么突然腾飞的?都是靠这些有新头脑的一批实干家。

    肖玉民是这样的人才,白小天也是如此。

    肖玉民听着白小天对安镇的未来规划,脸上露出了欣慰之色。

    这和他的规划其实相差不多,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安镇并不靠山,因为东北本来就属于平原地带,所以没太多山,但是水多啊。

    东北往上几百年都是水产丰满的养马地,可以说游牧民族之所以善战,就是靠牧马。

    当然如今国家要实现农业现代化,也就不可能用来养马,那是一种浪费。

    粮食才是第一任务,只有保证百姓的衣食,才能考虑其他。

    江飞听着白小天的话,对安镇的未来进行规划,突然想到自己上学在博物馆看过一本书,讲的是东北沃土地,鹊起石油乡。

    那个石油乡,似乎就在安镇的辖区吧?

    如果是那样的话,未来安镇将会富裕很多啊。

    不过这个提议现在不必说,否则反而会引来一些怀疑。

    你江飞怎么知道安镇附近哪里有石油?你不经过勘测就能看出来?

    这个还是要一点点来。

    况且今天重点不是规划安镇,而是肖玉民对白小天的谈话。

    “很好,看来白干事的确是一个实干者。”

    肖玉民笑着点头,对于白小天的回答很是满意。

    “根据上级指示,再结合安镇的情况需要,白小天同志,请于月底前来安镇大楼报道,任安镇班子成员,副镇职,分管教育,医疗卫生,经济发展,乡村建设,基层文化。”

    肖玉民说话很是干脆,既然考核完了白小天,干脆直接说结果。

    白小天听到肖玉民的话之后,心里的石头也算是落了地。

    不管怎么说,自己以后就是安镇班子成员,副镇职了。

    这也算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可以说这一步跨的有点大了。

    这也是牛老对自己的提携,还有肖玉民对自己的认可。

    “请肖领导放心,我不会辜负安镇五万多百姓的。”

    安镇是个大镇,所以足有五万多人口。

    肖玉民笑着点头,之后看向江飞。

    他刚才说过了,自己说三件事,一个和白小天有关,现在说完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