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国公谏言-第2/3页
玉宸没再坚持,跟着太医令回了房间,缩在锦被里,才感觉浑身那么的冰冷,一直打着喷嚏。
太医令看着心里着急的很,一边让人备火炉,一边让人备汤婆子手炉的给殿下暖着:“殿下身子自幼便金贵的很,这些时日吃了这么多苦,如今身子虚弱的很。可别真染上了风寒,要是落了病根可如何是好啊。”
玉宸看着他忙忙碌碌的,只是淡漠的说了句:“落了病根才好,落了病根才能长记性不是么?”
太医令听着他的话,没再说什么,只是低头默默的抹了一下眼泪。
过了一会,严国公便过来了,看了太子一眼,便关切的询问着太医令。一边给太子紧了紧被子:“殿下,先喝些驱寒的汤药睡会吧?”
玉宸将喝完的空药碗放下,摇了摇头:“我没事,我好歹也是自幼习武的,而且我没有什么旧疾,所谓的旧疾不过就是掩人耳目罢了。国公刚刚说,那些百姓的景况都是真的,不是演戏?”
严国公正色道:“听说殿下生辰宴时,曾向陛下求恩典,赏赐天下鳏寡穷苦之人布匹棉衣,米粮吃食,让他们能有衣可穿,有食果腹。
殿下可知道,圣旨下发之后,发放给每人的有多少,到他们手中的又有多少,发了多少份数,而上报朝廷的又是多少份数?
殿下可知每年临安国各地,有多少灾害意外,又发生了几次战争,每年有多少难民,这些难民他们又是如何度日的?
朝廷该如何做,身为一国之君又该如何做?若是君王只知道享乐,那百姓只能水深火热。殿下今日所见的只不过是冰山一角,若是遇到昏君,这种情况,遍地都是。
殿下睡着不肯早起的时候,殿下奢侈享乐的时候,可曾想过这些百姓?陛下自登基以来,励精图治,勤于政事,从不曾懈怠,然国中尚有如此百姓。若是荒废政事,又当是如何呢?”
玉宸沉思不语,严国公也不再说话,他知道太子定是明白的。良久之后,玉宸开口道:“国公,之前,是本宫错了。只是,本宫有一事,却是不知如何才是对,可否请教国公。”
严国公一笑:“殿下抬举老臣了,殿下请说,老臣若能为殿下解惑,实乃老臣之福。”
“玉宸觉得论起治国之道,岂非君主一人?只有君明臣贤,如鱼得水,四海才能安定。所以在任用官员上,国公觉得品德和才能哪个重要呢?当然,既品德高尚又有才能者是首选,若二者非要分开来看呢?”
严国公略微思考了一会:“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臣觉得,在乱世时可以专取才能用人,不顾品行;但太平时必须任用品德高尚之人。即使这样的人办事不利,也只是才能不强,不会对国家造成大害。若误用了奸佞小人,越是强干,为害越大啊。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
玉宸紧了紧被子,抱着枕头打了个哈欠,侧过身子:“国公,你知道吗,其实本宫一直以来真的好怕。好怕那个位置,我不想做储君,不想坐上那个位置。
自古以来,有多少忠良贤德之臣难以善终。杨翁,宸儿害怕,害怕有一日,我也会对他们用这些君王权术。怕自己会辜负了他们,怕自己有一日也会寒了他们的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