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各论各的-第2/3页
林锦纾说完,常延珏立刻补充道:“海路重开,东桑人势必会卷土重来,不得不防,若是一招不慎惹来东桑贼人再度犯境,那利国利民的商贸策令反倒会累及无辜百姓,所以昨夜公主与老朽和聂老在府中提及此事,我们一致推举大郎出来接替此任。”
聂怀安也趁势说道:“与其从京中或是外地抽调官员赴任,倒不如从本地提拔得力人选,如此既熟悉县内事务,又通晓本地人文地理,治理本县可谓是得心应手,大郎你的履历再合适不过了。”
林锦骁虽说早已决定等伤好之后准备踏入仕途,可这和他预想的差距甚远,一县令长官阶直升两级,这的确是个很沉重的担子。
说是位同五品京官,但承担的责任却远比京畿县令重的太多。
京畿县令为的是守护皇权,遏制不良势力,可京畿九门禁卫军无数,遏制的也无非是刁民恶徒,而自己将来面临的却是难缠的东桑贼人。
那都是些阴狠毒辣又冥顽不灵极难对付的,一不小心便得掉脑袋。
静静的凝视了眼一旁大大咧咧仿若无事的楚南栀,他暗暗的咬了咬牙,眼神笃定的答道:“既是两位老师的意思,学生依令行事。”
如今这一家人得罪了戚家,若是自己不能成为他们强有力的倚仗,那往后这一家人恐怕真得任由戚家人宰割了。
聂老常老听着很欣慰,林锦纾却察觉到他有些顾虑,要说起来这的确是份苦差事,又欣然说道:“皇兄能挺身而出为全县主持大义,替陛下分忧,皇妹深表感激,在此也愿为皇兄在陛下面前求个恩典。”
微微停顿片刻后,她缓笑着说道:“如今县衙县尉、典史都已畏罪伏法,这些日子我在县中各处巡查后已拟出策论,既然要巩固海防,必然要有充足的兵源,皇妹回京后会奏请陛下抽调一千兵力,皇兄赴任后可再行招募一千新兵,统归县尉府节制,这县尉、典史人选皆可由皇兄举荐。”
“既是朝廷兵马自该由朝廷派人节制。”
林锦骁想了想,又道:“不过殿下说到此事,在下倒是想保举一位得力人选出任典史一职。”
“何人?”
“县衙门下游徼李策。”
林锦骁严肃答道。
出于私心,李策待自己忠心耿耿,他的确有心提拔他;为公,李策出身卑微,论能力暂时不足以统帅一方军力,可为了将来更好的掌握县尉府这支军队,他必须在军中安插自己的人手。
让他成为县尉府的副职,就如同在县尉府安插上了自己的一双眼睛。
芦堰港本就是块肥肉,无数人都紧盯着这里,以后成为海防重镇之后将会引来更多人的目光,税银案给了他很深刻的警示,自己可不能像胡茂锡那般糊里糊涂的就险些丢了乌纱帽。
林锦纾听着略显诧异,也没想到自己给了他足够的权力安插自己人,他竟只提拔了一个副手,果然不是寻常人的思路,当即表示很放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