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因难见巧-第2/3页





        他手指摩挲着,视线看向自家二哥……

        通过这段时间,他也算是明白,自家二哥连自己儿子藏拙都不知道,好似对六郎的文章还有京都投壶也大为意外。

        谢三爷不得不再次感慨,自己这二哥平庸,但……命真好,是真会生儿子!

        谢云初有条不紊将纸张铺好,笔尖蘸墨……

        题目是一个圆圈,瞧着是有些棘手。

        但纪京辞讲过,八股文自来都是,因难见巧。

        越是古怪难以下手的题目,越是能比较出应答者的水准和学识。

        但,按照惯例,会试之前不会出现这样的奇巧的问题。

        谢老太爷考教自家三个孙子却出了这样的问题,想来对他们期望都颇高。

        她略作思索,落笔破题。

        ——圣贤立言之先,得天象也。

        谢云初左手书写,难免慢了些。

        谢老太爷示意魏管事将谢云初桌案上的诗拿来。

        谢三爷也起身去看。

        谢云初早年乃是神童,做的诗,可是连陛下都夸赞过的。

        后来,中毒醒来,不管是藏拙还是失了才气,总之没有再做过诗。

        今日再次提笔作诗,谢三爷自然好奇如今谢云初是何水准。

        谢老太爷看到谢云初的诗,忍不住看向正端坐桌案前从容书写的谢云初。

        他险些忍不住赞一声好,将这诗念出来……

        诗题《黄花如散金》曾经谢老太爷在云山书院天字班出过,学生们都误以为黄花便是菊花,只有一人未写跑题,那孩子……后来成了大邺的状元。

        六郎才思敏捷,听题之后下笔立成,能写出这样的诗句,实在让人刮目相看。

        谢老太爷手中拿着谢云初的诗,忍不住高兴的搓腿。

        每一次,考教谢云初学问,都能给谢老太爷带来惊喜。

        这孩子进步实在是太大了。

        谢三爷也拿过诗看,诗中画面迎面而来……

        早春之时,西面山峰已经有了春意翠绿,山顶却还覆盖着积雪,山上高低错落的梯田油菜花已经开了。

        春风扶蝶……吹向西山的方向,油菜花浪一浪接一浪随风追上西山上愈高的梯田,似要追到天边的火烧云上去。

        这首诗写的让人如临其境,好似已经亲眼看到那风从山脚下吹向西峰,金色浪花翻涌而上的情景。

        谢三爷从谢老太爷的手中接过诗前,看了谢老太爷的表情,便知这诗做得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