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面前的两沓文书被原封不动的退回府尹大人手边。
能做的她都做了,府尹大人既然另外拟了份公文,剩下的事就轮不到她再插手。
赵彩央言简意赅,“府尹大人若是有什么想问的,民女必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要是地里的事需要人跑腿的,赵家也会派人协助衙门办事。”
语气不卑不亢,却点明了立场。
府尹大人心中微诧,深深看了赵彩央一眼,脸上露出温和的笑,也不急着往下说,反而问道,“你给我的这份文书,是你自己写的?”
上头内容详尽,先是介绍了喜果的历来用途,点明了花农将喜果作为观赏植物贩卖的事,又将粮种铺伙计的话精简一番,道明了喜果的来历。
之后便详述赵家如何买了喜果种子,买了多少种了多少,附上种植方法,所需人力和亩产量,着重提了喜果果期短量产大的事,更将赵家这段时日如何处置所收获的喜果,又得了多少盈利进项的细节列了详细账目。
还有喜果改名“西红柿”的考量,农物总要和观赏植物有所区分,新的名字新的“身份”,等推广开来上头问话也好有个说法。
整份文书分门别类,甚至用了时下帐房未曾用过的方法,用了种奇怪的表格罗列项目,却也一目了然,叫人一眼就看出益处和前景。
要说她这份“报告书”写的不好,府尹大人也不会问的这样肯定,语气中还透着赞赏和惊艳。
谁都不是傻的,何况是颇有名声的府尹大人,赵彩央并不拿大,也不就着文书多说,只点点头道,“府尹大人看过便知,我也是亲耳听人说,自己又亲手种出来才能写出这许多东西。还有一点我没写上,是因为家中尚未试做过,没有事实凭据就没列到纸面上。”
府尹大人做出副洗耳恭听的模样,赵彩央缓声道,“这西红柿对土壤要求不高,只要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壤土施肥足即可。果期又短,即便入冬天冷,也是能种一茬出来的。民女平日喜好读些杂书,据传有种暖棚种菜蔬的方法,如果能把这方法琢磨成功,想来不仅是西红柿,就是普通菜蔬在秋冬也就不像往常那样难得。”
南汉朝还没有暖棚种菜的方法,她隐约记得有种火炕暖房的培植法,温度湿度的控制虽不如后世那样精准,也是能保一年四季菜蔬不断的。
冬天最稀少的就是新鲜蔬菜,要是她能把这火炕暖房的培植法研究出来,少不得是一条商路。
只是这事急不得,总要她做出实际成果才能拿出来说事。
她话中有另外一层意思,赵彩央说完看向府尹大人,就看他转不转得过弯了。
果然不过一息的时间,府尹大人眼睛一亮,放在桌上的手不由自主的微微收拢,盯着赵彩央试探道,“天冷也能种……土壤要求不高……你是说,这西红柿不仅适合在南地种植,即便是北地也能种活?”
她后世的认知中,西红柿在清朝传入中国后,就在南北广泛推广种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