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青龙出水



        三十年前,蜀都。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圣人的一首诗让蜀都锦帛名满天下,每年秋天,蜀郡大大小小的城镇村庄都有人到处采收蚕茧,抽丝织锦。

        今年的秋天来的早了些,刚刚入秋,蜀都就开始泛起了丝丝凉意,秋雨来袭,带来了清秋的凉爽。

        几场秋雨过后,都江堰的水位比往年高出了几许,时任蜀郡郡守的谢辰开始组织工匠疏通水道,以防江水泛滥。

        这天,大家都在江边热火朝天的干活,江水突然泛起了水泡,渐渐的水泡越来越多,宛如开水沸腾一般。

        “吼......”

        一声震耳发聩的龙吟声从江水中传出,工匠们吓得纷纷逃离江边,看着沸腾的江水,胆大的悄悄靠近了些,注视着江水。

        “吼......”

        又一声龙吟声传出,江水水泡炸裂,一道青色龙影一闪而过,带动水流速度,冲乱了江边的碎石。很快,都江堰水位便降到往年的正常水位。

        “青龙出水,风调雨顺。”一名年长的工匠大喊道,紧接着,身后的工匠都一起喊了起来。

        这句话很快在蜀郡流传开来,甚至有百姓自发凑钱,在江边盖了一间青龙庙来祭拜青龙,保佑蜀地。

        起初来上香的人很少,随着“青龙出水,风调雨顺”这句话的流传,祭拜的人越来越多。

        翌年,蜀郡果然风调雨顺,粮仓丰盈。

        又过了两年,蜀郡可谓是年年粮食丰盈,加上锦帛,蜀地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在谢辰的治理之下,出现了路不拾遗,也不闭户的社会风气,大家都以为又回到了大唐天宝年了。

        而谢辰也成了当地最有名望的父母官。

        “青龙出水,风调雨顺”这件事很快惊动了朝廷,皇帝派人来调查此事,发现都江堰和往年一样,并无特别之处,来调查的官员走访民间也没有得到什么实质性的信息,只好悻悻而归。

        天气阴沉,蜀郡大街上三个孩童正在追逐玩耍,他们一会儿跑到泥人摊看人捏泥人,又跑到糖画摊看人画糖画。打闹着,追逐着,好不快乐。

        “糖葫芦,卖糖葫芦喽。”

        一个小贩的叫卖声从远处传来,听口音像是幽州口音。年龄稍大的一个小男孩说道:“走,我们去买糖葫芦吃。”

        “我爹今天没给我零花钱。”一个小男孩说道。

        “你呢厉长风?”年龄稍大的男孩说道。

        “万人往哥哥,我爹今天也没给我钱。”被叫做厉长风的小男孩回答道。

        被叫做万人往的小男孩摸了摸自己的口袋说道:“我有三文钱,我们去问问。”

        “好,好。”两外两个小男孩高兴的跳了起来拍着手。于是,三人手牵手向卖糖葫芦的小贩跑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