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晋惠公 第16节 粮食援助风波-第2/3页





        但老天却貌似对秦国并不怎么待见。因为转眼到了第二年,即公元前646年,秦国却发生了大灾荒。奇怪的是,风水轮流转,这一年,晋国却是大丰收!

        秦国人因为去年全力支持晋国,将战略储备粮都用光了,所以日子非常艰难。艰难困苦中的秦国人想起了晋国,秦穆公立即向晋国求援。在秦穆公看来,晋国肯定会输送粮食给秦国的。

        求援信还是穆姬亲笔写就的,她认为这一次晋惠公会做出一件令她欣慰的事。毕竟,对这个弟弟,她是失望过的,失望的最主要原因便是她曾经在晋惠公来秦国寻求支持助他回国即位时,要求这位弟弟团结兄弟,将流亡在国外的众兄弟都召回国,同时嘱咐他关心自己的亲嫂子贾氏。

        结果呢?五年了,非但一个兄弟都没招回来,当上国君以后的晋惠公居然与贾氏私通。

        穆姬非常生气却也无可奈何。这一次,她相信这个弟弟应该会做一件令她欣慰的事了。

        收到穆姬亲笔信的晋惠公立即便作出了决定:援助秦国。但他的命令还没出宫,有一个叫虢射的大夫便表示了反对意见:主公,不妥。

        不但虢射表示反对,郤芮这样的上卿也表示了反对。晋惠公无奈,只好召开朝会,大家共同讨论是否要援助秦国。

        一开始,许多大臣都认为去年这个时候,正是秦国给了晋国无私的援助,使晋国人民渡过了难关。现在正是需要晋国回报秦国的时候,这还有什么可以商议的?

        尤其是大夫庆郑,他是亲眼见过去年秦国无私援助晋国的泛舟之役,此时在朝堂上,庆郑发表了一通慷慨激昂的言论:“主公,去年我国饥荒,是秦国的援助,使我国渡过了难关。如今秦国饥荒,正是向秦国报恩的时候啊。”

        大夫庆郑看来也是一个口才一流的人才,他继续道:“如果我们眼看着秦国受灾而无动无衷,那叫不仁;不援助秦国,这叫无德;因此而激怒秦国,这

        (本章未完,请翻页)

        叫不智。我们怎么可以做不仁、不智、无德之事呢?”

        晋惠公听着便很不开心,见大嘴巴庆郑还要继续说,大夫虢射出班发言了。他看着庆郑冷冷道:“仁义道德,讲在嘴上谁都会,但这真的是在为晋国考虑吗?你可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注意啦,中华成语库一个大家熟悉的成语“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就是典故于此。什么意思呢?原来,古人也是经常穿皮衣的,而且是真皮制作的,当然,不是谁都穿得起的,往往是有钱的人才有机会穿皮衣的。这个皮衣是直接用兽皮加工而成的。怎么穿呢?一般的人是正穿,即将有毛的一边露在外边。

        由于毛经常露在外面,所以往往容易损坏。据说,有一个人为了保护皮衣的毛,便将皮衣反穿。这种穿法显然很另类,于是有人问他:你神经病啊,皮毛怎么是这样穿的啊?

        那人一本正经解释道:“这样穿,才可以保护皮毛啊。”

        结果人家哈哈笑道:“那你这样穿,岂不是容易将皮给损坏了啊?如果皮坏了,那皮毛岂不是也脱落了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