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不以亲疏论-第2/3页
易直走的比他快,他可不能想太多,自己家就算卷进去,也不会拔不出腿---应该是吧,他反正是这么猜想的,杨家和王家就不一样了,虽然这次裴家是靶子,但是醉翁之意---谁知道是谁。
“自从前年,你又不是没有在场,裴七的口就镀了金,这回---咱们是凡夫俗子,且听他这位神童的吧,反正王家这俩个都在我手里,你还信不过我不成?”
杨三郎叹一口气。
“周知府没有出来,不知道会不会上折子,咱们说话---谁知道也没有用---你实话说,漠盟的匪徒,你真的一个活口儿没有抓到吗?”
他凑近一些易直,和他头挨着头,声音压低,看了看左右,当铺的后院人多眼杂,易直和裴东锦交情也不浅,到底是偏向自己还是裴七,说不准,他及冠那天父亲就说了,成人就是学会理事不以亲疏论,包括父母兄弟,还说商家,为利,有杀爹的心,朝堂为官,要有为权杀全家的狠。易家和易直立场不明,表弟虽为皇帝嫡子,但是地位不稳。
“或许有吧,我没有看见,有也是好事,刘家串通外敌也好,不慎引来贼匪也罢,都与你杨家无碍无害,你担心什么?”
“你别忘了,我没有出五福的同族婶母,可是漠盟人!”
就怕皇帝会被谁引导着想多了,党争争成在套儿内,任何小情小节都是敌手突破点儿,杨家冤不冤?
“你不说,我倒是忘了!”
“你忘了,王家忘不了,还有很多人都忘不了!”
杨三郎越想越有可能,紧张起来,一会儿这个提醒,要写进信里,让父亲伯父都警惕。
“所以,你是盼着抓住了,还是盼着没有具体的漠盟人,证明他们杀了很多大周臣民?”
杨三郎楞了楞,真是答不出来,因为他也不知道,对手如何利用这一点出招儿,他不是裴七,不能未卜先知,就算先知,也不知道应对。
“我建议,你不用抓那几个扮演流民闹事儿的无赖,别说他们没有做成,就算做成了,都是小事儿,反而太像罗列罪名,不如只提重点,领太原府兵害民一件事足以压死他!”
杨三郎有点儿尴尬,他怎么知道自己抓了那些人,还在找演的最像的那对兄妹,本来觉得是个切实的机会,现在,易直说的对,这是小事儿,不足一提,放了也就放了,还省了人力看管。
抱拳一句多谢,越过易直,杨三郎只留背影了。
“你怎么不提,让他写信给杨枢密,担待石将军动兵到相州的事情?”
这个错儿可大可小,弄不好石将军和易副将都吃瓜落也说不定。
“裴七说的对,这无关痛痒,谁要提起来,反而能借机看个人心,而且,不用咱们自己说,自有御史与他们拒理以争,还会叱责他们,只知道争权夺利,总要给他们留个缝,显示我易家的大度!”
纷乱起来,冷眼看人心,可不是最清明?大处着眼,自己学到一丝半毫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