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十年寒窗无人问-第3/3页



    老宋郑重其事的点了点头,“要不是它,你宋伯我怎么会说这花梨木箱子都不算大漏呢?”

    “您老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若这笔架真是哥窑真器,您怕是真如那箱子上刻的古诗一般,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了!”

    沈愈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宋伯简直是神了。

    这才几天啊,就从“送财大爷”化为捡漏大神,沈愈一时半会还真没回过神来。

    倒不是说沈愈看不起人,实在是这宋大爷打眼次数太多了,就沈愈知道的,至少也得二十多次,还是连续打眼。

    因为这一点,沈愈很多次都没有收他的鉴定费。

    就几天没见,人家花三万块钱捡漏一个价值三十万的清代花梨木书箱不说,还在书箱里取出一个哥窑笔架来,这任谁也得说一句服气。

    当然,沈愈不是说不希望老宋捡漏,他现在内心很是希望这是一个哥窑真器。

    因为沈愈从来没见过哥窑真器,若这笔架是真的,他也算开一次眼。

    就算在整个楚州旧货市场,这个江南最大的艺术品交易中心,也只有贵为三大名店之一的《博古堂》有一个哥窑残器,还不轻易示人。


    本章完